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就看见什么样的风景
——我为什么那么不喜欢《晨曦》
有人问乞丐:你觉得皇帝是什么样的?
乞丐回答:皇帝就是捧着金饭碗,顿顿都吃完整的窝窝头。
年关将至,各种破事接踵而来,让本就不蛋定的我更加狂躁。碰巧前几日谈到晨曦,那咱就说说晨曦有多不招我待见~
这是一篇好文,众人心目中的精品佳作,可是,不是俺的菜=。=
这篇所谓的好文当时我看了一遍之后从此不想再看第二遍。
《晨曦》从06年秋天一直连载至07年春天。整个07年都有人在讨论《晨曦》,关于晨曦的评论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现实向好文”、“温馨”、“真实”、“大爱”、“经典”这样的字眼,我在浅浅寂寞找文看的时候经常看到一整个版面的帖子都是晨曦大好,晨曦大爱,来了书香的书评区,光晨曦的专评就有六篇。这对于一个不肿么喜欢晨曦的人来说,是个酷刑=。=
人嘛,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喜欢的我偏不喜欢,你恨的我偏爱,你叫我干啥我偏不干啥,你不许我做的我非要做给你看不可。于是这篇我不怎么喜欢的好文,渐渐的成了我不待见的无甚建树的文。
晨曦有很多闪光点,周而复始能把几人平淡的生活写得引人入胜本身就是个大本事。主角之间的感情令人感动,他们的生活令人向往,包括作者描述的很多东西都让人感到羡慕。但是当一篇比较不错的文被人夸夸其词侃侃而谈众星捧月之后,它的弊病也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了。
晨曦好,但晨曦的好不在于它满身的标签。
很多文是不能贴标签的,包括这篇《晨曦》,它禁不住别人给他贴一块“真实”的牌子,因为它和那些同志文相比并不真实。这篇蕴藏了作者美好愿望的小说离现实还有那么一个筋斗云的距离。文中的很多人事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但是凑在一起就不那么现实了,尤其在作者注入她自身的许多臆想的情况下。当然,和当时眼花缭乱的穿越、玄幻和古代文相比,晨曦算是够现实向的了。然而“现实向”和“现实”不能划上等号,童话也只能被称为童话。
同类型的文俺更喜欢《拾荒》和《C’était》。在拾荒里我可以看到安乐的坚强,在C'était中我可以感受到李天的果决,而在晨曦里,我却看到了陈素的浅薄。
作者借由陈素表达了她对这个时代的看法。陈素的起点实在不高,作者的阅历也有限,于是某些观点难免有失偏颇甚至极端化。在大多数情况下,陈素的浅薄是作者一手造成的。
陈素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他的这些优点别人也有。陈素同时还有很多缺,而这些缺点却恰恰是我难以忍受的。
从文中我可以看到作者对上海以及上海人的厌恶。怎么陈素光学到了上海人所谓的市侩却没学到上海人的“精明”?我讨厌市侩的人,更讨厌一边市侩一边假清高的人。好吧,残酷的现实把人们折磨得不得不向钱看齐着点儿,但是陈素经常斤斤计较得不是地方orz
陈素不聪明,他考了三次才考上北大,所幸他考上了。他对于中国的最高学府有一种强烈的向往,这种向往支撑他连续复读,也让他对名校学生盲目崇拜。他厌恶那群纨绔,却在知道他们就读于北大后观念发生180度转变。我不想在这里谈什么“如果他们不是北大学生,那么……”之类毫无意义的话,我只想说,不管他们在哪里读书或者工作,他们依然是混世魔王,而王峻也仍旧是个JQ犯。
并非所有人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于JQ出的爱情我持保留意见,尤其当这段感情沾满了金钱与虚荣时。
很多人喜欢这篇文是因为陈素在当了公务员之后的言行感动了他们。作者通过陈素的这段经历表达了她自己对于人民公仆以及国家机构的美好愿望,这种理想化的现实让人大受感动。但是这同样也经不起无限度的拔高。看过《C’était》的人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对陈素等人的举动感到欣慰的同时却对作者的赞叹不以为然。
如果只是因为“陈素我不喜欢”,“文采不出众”这样的理由,晨曦就只是一篇让我看过就忘的文而已,但是作者对于上海的描述却让我森森地记住了这篇所谓的好文。无需铺天盖地的评论推荐,只需“上海”二字就能让我对此文留下极深的印象。
原因无他,俺是上海人。
我并不那么的喜欢上海,上海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地方,上海人也并不那么完美。当一个人厌倦了自己的家乡,他就会离去,于是我一毕业就离开了上海。但当我身在异乡之后,我才真正发觉上海的好。这种好不是夸夸其谈上海如何如何,而是扎根在心里的对于故乡的情。于是无论上海多么好或者多么坏,我都会爱它,只因它是我的故乡。当有人带着地域的偏见批判上海时,我必须保留我自己的意见。
偏见是个可怕的东西,它能蒙蔽人的双眼,让他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主角们的大本营在北京,而小攻的老家在上海,于是他们势必要和上海以及上海人有所牵扯。作者通过贬低上海、上海人来反衬出主角们的豁达与伟大、京城的大气与宏伟。
当然这可以理解为艺术处理,小说而已嘛无需计较。作为一个受惯打击的混球,我当然无需为这种名为“夸张”的艺术效果大吼“我顶你个肺啊~”。但这也不能阻止我对此文的印象分再减掉一半。
耳濡目染也好,亲身体会也罢,作者对上海的印象极差。这点眼力劲儿我还是有的,就算我近视+散光还死活不肯带眼镜,文中“恶心”、“呕吐”这样的字眼我还是不会看错,那么多的惊叹号也不会被我忽视。
没人规定一个大都市必须金碧辉煌,人民安居乐业,仙乐飘飘好似天堂,但是陈素,或者作者心目中的大上海就必须是这样的。一旦有任何不相符的地方,那么他/她就会失望、愤怒、觉得这里就像地狱,这里的人都面目可憎。
曾经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中国人都是后面拖着大辫子的。在作者心中,上海人也都是她文中描述的那个样子的。
小说真是个好东西,可以任意取材,搜刮一切有利于自己论断的东西并加以修饰后成为自己有力的武器。而无辜的上海则正好成了此文的标靶。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能直接劈开,取其一而丢弃另一半。
上海的建筑特色、上海的弄堂、上海人的精明建立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作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要取得自己想要的一部分就够了,哪管剩下的那一些是什么模样。
上海的文化底蕴的确不能和千年古城相比,上海的老式住宅外墙经常灰暗无光,上海的弄堂的确蜿蜒曲折。上海没有被拆掉还要想方设法重建的古城墙,完整的一套石库门房子并不比四合院便宜,上海的弄堂曾经抵挡了多少次外族的攻击。
这些老旧的建筑也许没有贴着各色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光鲜,但它们承载了百年来上海人的记忆。
上海曾经富庶,但是当物资匮乏的时候大家一样没好日子过。为了尽量维持应有的生活水平,上海女人不得不精明,她们一边帮衬家里,一边还要维持自己基本的体面和不该被剥夺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上海的平均收入平不高,但是物价却是全国领先,生活在上海的人不得不算计着过日子。
都说上海人排外,但是哪个地方的人不排外?我去广州别人对着我说粤语,我去潮汕别人对我说能杀死脑细胞的鸟语,新加坡人对着自己人说的英语外人休想听得懂,这就是所谓的不排外么?我的公司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他们在上海当着我这个上海人的面说着自己的家乡话,这就是所谓的融合了?
上海GDP高有罪么?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在解放前养活了整个中国,直至今日上海每年上缴的税收依然是全国第一的。
又说上海人的劣根性,上海人抠起来连我也受不了,可偷我N多钱包手机的不是上海人,诬陷彭宇的不是上海人,眼睁睁看着悦悦死的不是上海人,建起文化墙遮掩贫困乡村的不是上海人,把**机构建得像皇宫的不是上海人,胡乱占用农田开发地产的不是上海人,驾车撞死人还口出狂言的也不是上海人。
上海人冷漠、小气,可上海人不该被这些所谓的缺陷全盘抹杀。冷漠的上海人会在老阿婆推废品回收车上桥的时候上去帮一把,小气的上海人会在08年地震的时候把银行账户里的钱捐得只剩两毛,排外的上海老乐手会自豪地说他们为中国赚取了多少多少外汇,势利的欺软怕硬的上海人会在二战时接纳数以万计的犹太难民。
陈素这个公务员既然资助贫困儿童,那么他和作者就应该知道希望小学的现状。看看距离航天城不到10公里的学校吧,这所风一刮就能把屋顶掀掉的校舍在上海边上么?在航天城领着高薪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也不慷慨解囊一下呢?难道在里面工作的全是上海人?
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上海的历史,看看这个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被称为“魔都”的上海从来就不是妖魔化的,被妖魔化的只是作者自己。
周而复始想要描写她心目中理想的中国人,但为什么如此“理想”的同胞却对某些事物抱有那么大的偏见?把与公平公正沾不了边、和真相背道而驰的结论说得那么理直气壮,还真是个大能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