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转载】《我心中的银河——评〈银英〉》作者:nonsense
[打印本页]
作者:
llt91145
时间:
2012-8-12 09:12
标题:
【转载】《我心中的银河——评〈银英〉》作者:nonsense
本帖最后由 无限不相思 于 2012-8-12 16:18 编辑
《我心中的银河——评〈银英〉》 作者:nonsense
简介:
《银河英雄传说》简称《银英传》,是日本著名小说家田中芳树的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整个小说时间设定为人类生存圈扩展到全银河系的未来时空,由于人们对政治失去信心,疏于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至于拥戴野心家把全人类社会变成独裁专制的帝国。后来不满帝制的人展开逃亡,成立了民主政权并与之对抗。银河系从此展开了两大势力长达150多年的争战,那就是专制统治的银河帝国和高举共和主义旗帜的自由行星同盟,夹在交战双方中间的是强大的经济体——小都市国家费沙自治领,还有背后的黑暗势力——地球教也在蠢蠢欲动。
宇宙历796年/帝国历487的1月发生了亚斯提会战(Das Sterngebiet Astarte),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杨威利两位年青英雄首次交锋,从此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透过两位战争天才之间的互相角力,拉开了《银河英雄传说》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
站内链接:
--《银河英雄传说》作者:[日]田中芳树【十部完结+四部番外】--
评论正文:
有一次有人问我,“如果把你放到一个荒岛上,只许带一套书,你带哪一套?”我冲口而出:“《银河英雄传说》。”如果是现在,这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种回答。也许每次的回答都不相同。只是当时我正疯狂地迷恋田中笔下的星辰大海的传说。
一直很想写《银英》的感想。可是我没条件做太专业的考证,专题网站上也早有许多见解精辟的好文,令我却步;可是在不那么专业的耽美站点上,又充斥着让我完全无法认同的耽美倾向(废话!),我若开口,声音肯定是怪怪的,所以沉默至今。好在有了这个贼窝,偶就吐一吐口水吧……
我从小不曾受过“穷聊”阿姨为先锋的言情系列的浸染,迷上动漫后又很奇怪地没有受过一丝一毫少女漫画的熏陶,所以心思远不及以耽美的眼光来看银河的那些女孩子们那么敏感纤细,能从细微末节的字缝中瞧出特殊的意义来。在我心中,《银河》是非常雄伟豪迈,非常男性的。我非常不喜欢看到一些小女孩任意把它涂上耽美的色彩。尤其是在她们根本没有认真地读过原著的前提下。浮光掠影地翻一翻书,记住几个名字就哗众取宠地乱编派,没有比这更讨厌的了。
***
首先需要弄清的是,田中在银河中到底想表现什么。
《银英》的大背景很象中世纪的欧洲,田中在取名上面也大量采用了欧洲特别是北欧的神话。但是,银河的整个框架却是纯中国的。三足鼎立的帝国、同盟和费沙,正是脱胎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所以它的别名为“太空版的三国”。(插话:在我正式看到这个称号之前,有一次老爸问我成天迷着看的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我回答说是科幻版的三国。我的感觉还是挺对的。^-^)跟中国的关系还不仅在此,银河中最具魅力的英雄杨威利也显然是个中国人。田中本人曾说用中文写的话,杨的名字应该是“杨文理”三字。可是出自台湾的这一译名已经抢先俘获了全体中国银英迷的心。另外,同盟建国150年后和帝国打了第一场遭遇战,奠定了同盟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地位的第一位元帅,名为林.帕欧。(具体事迹见《银河英雄传说外传??达贡星域会战》。)他的名字也是东方式的,而且我在VCD中听得清清楚楚,日本人对这个名字的发音就是??“林彪”!这位林元帅在别人讥讽他大敌压境还在跟美女共进晚餐时回敬道:“无法提供人民想吃的食物的政府,根本没必要替它卖命。这是民主主义的原则,不是吗?”
终于要扯到正题了。银河的战争到底是为什么!不要轻易地回答说是因为帝国与同盟三百多年的积怨,要知道,全书进行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帝国、费沙、同盟就相继完蛋了。如果杨威利的伊谢尔伦不能算一个实在的政治主体的话,全银河就只有一个统一的帝国,就是莱因哈特的黄金狮子帝国。可是在还剩下一多半的篇幅的长度里,银河的战争并没有停止。杨威利和他的同僚们仍然没有停止过战斗。此时他们为谁而战,又为何而战,这应该才是田中的主题。
***
银英引发过一阵大规模的思考。思考的主题便是民主和独裁。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腐败和无效率的民主远远比不上清廉高效的独裁。杨威利也是非常无奈地认清了这一点,才坐视同盟亡国的。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杨的心目中,最坏的民主也强过最好的独裁,坐视同盟灭亡本身就是为了彻底贯彻他心中的民主的原则。关于这个问题,“日月星辰”上有一篇一级棒的论文,题目似乎叫《论杨威利和石戈民主理念的异同》。石戈是《黄祸》的男主角。
对莱因哈特和他的追随者来说,之所以要推翻高登巴姆王朝,完全是看不惯旧帝国的那一套腐朽的门阀贵族的统治。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同程度地受过旧体制的欺压。他们相信,只有他们才能够给大多数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好更公平的社会。皇帝不行就由我自己来。看来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建国的那一群人都有这种充当人民救世主的深切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杨心里所想的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是商人的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在宇宙星海中飘荡长大。父亲一再向他灌输的是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最重要,艺术和金钱。金钱可以丰富物质,而艺术可以丰富精神。所以他从未意识到要肩负起一点什么东西,他的发迹史与其说是英雄的成长史,不如说是懒虫的随波逐流史。
杨的名言中随处可见“国家灭亡是很不得了的大事,可是跟个人的幸福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又要做烦人的事,没办法,算在薪水里头了…”、“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国家是不灭亡的,如果同盟在灭亡的话,那也由它去吧…”对他来说,国家只是由人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只要人还在,这个政治实体改变一下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国家和个人比起来,个人是本,国家是末,个人重于国家。关于这一点,先寇布在营救杨威利时对议长列贝罗所说的话是最好的注脚。当议长理直气壮地认为杨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而杨的手下在海尼森制造叛乱是危害和背叛国家的时候,蔷薇骑士团的团长却讽刺道:凭什么国家出卖个人就可以,而反过来就不行。后来,他们果然置国家于不顾,造反了。
莱因哈特和杨威利两人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小莱是天生的君主,而小杨则是天生的自由人。由于是“和陛下喝着不同的水长大的”,他不可能去投靠莱因哈特。对他来说,只要有一方可供睡懒觉和读历史的天空便可。可惜不论是先前的同盟还是连内肯普代理治理下的沦陷的同盟,都不愿提供给他。于是为了自己生活得自在一些,他又带着杨舰队重返伊谢尔伦。
莱因哈特是站在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俯视他治下的臣民;而杨威利则是站在普通而自由的人的高度,平等地看待整个世界。他不俯视,也拒绝仰视。奇怪的是杨给人的感觉却是站得更高一些。
***
银英中决然对立的两种政治理念的斗争发生在杨和奥贝斯坦之间。现在有一种风潮,争相崇拜俾斯麦、奥贝斯坦这样的冷面冷心的铁血政治家。理由是他们的治世手段最毒,却能最有效地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并没有一点私心。更极端的,有人还因此说喜欢《浪客剑心》中的方治(奴才一样的政治疯子),说他象奥贝斯坦。
所有这些说法,无疑都在同意一种观点,社会中的人应该被分为两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保护者和被保护者……身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治家,小奥认为,只要身处上层的那一类不出问题,老百姓就能管制得服服帖帖的。
他的国家是一台运行良好的大机器,每个小螺丝钉都乖乖地呆在它该呆的地方,安分守己,尽职尽责,天下就能太平。所以一遇到有些棱角毛刺的,就要防患于未然,赶紧锉平它,不然就换掉。对他来说,人只是国家的小零件,无血亦无肉。他们过得好,全是拜国家(也就是小奥自己)所赐,若是倒霉遭到国家的遗弃和背叛,那也是为了国家利益作出的牺牲,不是为了小奥个人的私利,怨不着他。这样的治国理念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可说是一点都不新鲜。从前不是还出过“娘打孩子”这类可笑的说法吗!
就在他被地球教暗杀,受伤不治的时候,还在说:“明明没救的却要装成还有救,这不但是一种伪善,而且也是一种技术和劳动的浪费。”这话没错。只是,这种话只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如果硬要放之四海,那这个人就没什么人味可言了。不过很符合他本人的。
小莱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接受了小奥的这一套。他在决定工部省的未来的时候,就没有考虑才气纵横的席尔瓦贝尔西,而想把它交给平庸的古尔克。他的解释是:在创业及扩充时期是需要像席尔瓦贝尔西那样的异才,但是,在缩小组织及安定的时期反而需要像古尔克这样坚忍踏实的人。在皇帝的眼中,古尔克就像一种计量器,把他手上过多的部分削减掉就剩下适当的规模和权限组织。至于席尔瓦贝尔西天才的抱负,也是有用的时候才用一下,多出来的部分,他才不需要呢。
杨的叛逃也是奥贝斯坦一手制造的。如果他没有向连内肯普暗示怂恿的话,杨可能还要多领几年的退休金。杨曾发牢骚说,不知道帝国那些人欺压他这样一个善良无害的人有什么乐趣可言。可是对小奥来说,对这种天赋异秉的人物不制造点麻烦他才要睡不好觉。
对于小奥为什么要录用蓝谷那种垃圾货色田中作了很牵强的解释。我宁愿认为,小奥愿意用的就是那种人。就像他家里的餐桌上,他挑选的对食伙伴是一条狗,而不是一个人。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罗严塔尔的叛乱。罗严塔尔锋芒毕现,奥贝斯坦不得不盯紧点。罗严塔尔叛乱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他受人陷害却不屑于一次又一次地去接受奥贝斯坦和蓝谷两人的审问盘查,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曾经被皇帝质疑过是否有叛逆的企图,如今是第二次,这已经太多了。我凭什么要去辩解!(偶前几天好象也说过:b)还有一句话是:向皇帝低头没有关系,不,对做臣下的人来说,这也是应当的,但是??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你天才到不屑于向任何人低头的话,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像杨舰队一样,为自己而战,为自由而战;另一条就是等着奥贝斯坦来整肃了。罗严塔尔显然没有喝过跟杨威利喝的同样的水,不可能想到自已就足以构成对抗国家的理由;但是他不肯低头的心却是一样,所以他只有走上了叛乱的不归路。
有时我会想,罗严塔尔的叛乱,有多大程度上是奥贝斯坦促成的呢?毕竟,当黄金狮子王朝日趋稳定的时候,这样的天才还是少几个为妙。罗严塔尔无疑是田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围绕他的话题,很难一时说清。容我将来有时间理顺思路再写。
对杨而言,每个个体的人才是宇宙中最大的奇迹,生命的尊严至高无上;而对奥贝斯坦来说,人只是用来填进国家这台巨大的怪物机器的零件。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社会中,人命都如同草芥。所以我才说银英中最大的思想对立是在杨和奥贝斯坦之间。
无独有偶,同盟后期的议长列贝罗也跟小奥一个心思。杨的存在触怒了新帝国,从而危害了国家利益,为了保住同盟这个脆弱的存在,杨就应该像个真正的英雄一样为国献身。小列议长曾被称为“有良心的政治家”,国难当头扛起重担,又问心无愧毫不利已,在臭名昭著的特留尼西特的衬托下,一度很得民心。小奥和小列,一个忠心耿耿地维护小莱的帝国,一个拼了命也要维持脆弱的民主,两人的政治见解却惊人的一致。讽刺!
到这个时候,银英中的思想对立已经变成了国家与个人的对立。在银英的世界里,个人的光辉远远压倒了国家,个人的价值也远远超过了国家。田中笔下充满人文主义光辉,让读者轻易地就能分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维护。本来嘛,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连李世民都清楚,然而今天的人谈起来还要羞羞遮遮的。不仅在银英中,在《创龙传》和《铁达尼亚》里,也是如此。我疯狂地喜欢田中的书,原因就在这里。
不只是杨本人,杨舰队的每一个人都打心底里承认,小莱是个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不管是前帝国,还是前同盟,大多数人都能过得比以前更好。但是,他们(指杨舰队的成员)不愿意接受现成的恩惠,不愿意在别人的操纵下日复一日地随着大机器运转,由别人来决定他们该做什么,该得到什么样的待遇,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尽管那样既省心又省力,而且很可能比在伊谢尔伦过得更好。
以下是比克古爷爷和丘吾权参谋长在毫无胜算的马尔.亚迪特星域会战失败后对小莱说的话:
“莱因哈特陛下,我要对你的才能和器量做极高的评价。如果我有子孙的话,我希望他们之中有你这样的人才。但是他们不会做你的臣下……”
“杨威利也一样,他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但是他不能成为你的臣下。虽然这事不关已,但我几乎可以打包票……”
“……民主主义是一种交对等朋友的思想,而不是建立主从的思想……”
“我希望交到好朋友,也希望做一个对某人而言堪称为好朋友的人。但是我并不想有好的君主或好的臣下。因此,你跟我无法服膺于同一面旗帜之下。……”
无论是杨还是比克古,自由行星同盟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值得为之献身的好国家。但作为立国思想的对等的民主主义却是他们无论如何不愿放弃的。
伊谢尔伦的结局是拼尽了全力,牺牲了杨威利和以先寇布为首的蔷薇骑士团的百分之九十以后,换来巴拉特星系,留在民主主义的手中。尽管我不喜欢尤利安的那种富于骑士精神的浪漫主义做法,浴血杀进伯伦希尔号,就为“指导”一下小莱。可是这样的结局,却是很有意义的。田中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也想不出来。
银英中有一种论断很精辟,那就是,独裁统治本身是人民选择的。人民曾经选择了鲁道夫大帝,现在又忘记旧痛,选择了莱因哈特。当然如果杨愿意的话,相信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杨威利。人民由于懒惰,放弃了自身的职责和权力,把应该由各人自己决定的事情通通交付给少数人,寄希望于一代明君。这样做的恶果多则几代,少则几年,一定会显现出来。
下面是银英最后一篇落日篇中的一段话:
如果在银河联邦的末期,市民们没有对政治感到厌倦的话;如果他们注意到,给予一个人无限制的权力是一件多危险的事;如果人们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国家的权威先于市民的权利的政治体制是会造成多少人的不幸的话,人类就可以用较少的牺牲和负担,更早实现比较中庸和调和的政治体制了。“政治与我们无关”这一句话就是剥夺发言者的权利的宣告。政治一定地蔑视它的人进行报复的。如果有一点点的想象力就应该可以了解这一点的。
要矫正人民的错误选择是很费时间的,等待也非常令人心焦。先寇布就是最最性急的一个。所以他最热衷于抓住一切机会鼓动杨威利成为独裁者,只可惜杨就像一个懒散的学生,总是让这个老师恨铁不成钢。不过也幸亏没有成钢。也许正是如此,先寇布才会一直跟随在杨的左右吧。很难想象当杨真的戴上独裁者的巨冠的时候,他身边自由奔放的一群人还会围绕在他左右。
尤利安他们选择偏安巴拉特星系一隅,只为要留下一片民主主义的火种。只为当英明的莱因哈特出了不那么英明的子孙的时候;当此刻那些为了眼前的安逸放弃与生俱有的权利而把一切托付给英明的帝王,却让他们的子孙品尝独裁体制的恶果的时候,当那时的人们开始怀疑起先辈们最初的决定的时候,他们一抬眼,就可在星空的一方看到一丝民主的光亮,而不必再经过高登巴姆王朝那样漫长而血腥的奋斗。
杨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治国的见解,但他一直在认真地实践着某种尊严地做人的见解。治国只需有几个清官即可,而要让全体民众都学会如何活着,则要艰巨得多漫长得多。
***
接下来稍微聊一下小吉。小吉在迷恋银英的小女孩心中可是比小莱更灿烂更耀眼的存在。可惜我无法以小女孩的眼光来看他。不管他怎么特别,他仍是喝着帝国的水长大的。看到他从十岁左右就开始以家臣的身份追随一个邻居,一个和他同年的另一个小孩,在两人的身份还是平等的时候就口口声声称小莱为“莱因哈特大人”,我就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在没有人压迫他的时候,他就习惯了仰望。小吉死后,小莱有一次曾想过,他称小吉为“我的朋友”(墓碑上),可是小吉是否是同样的想法呢?小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呼自己为“莱因哈特大人”的……这个朋友,是被小莱一厢情愿地神化了的,当然凭小吉的人品也够得上被神化。所以我认为他的存在,象征意义多于现实意义。他的死,划分了小莱从平民到帝王的一大步;而后小莱对他的思念,也许是一个帝王在身为帝王与身为普通人两种身份间的挣扎。在我看来,埃斯塔朗特事件不足以区分小奥和小吉。对于吉尔菲艾斯,我只想说这么多。
***
最后说一下田中的文笔。先看下面一段:
银河帝国第五代的皇帝卡司帕,在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曾经表现出一般水准以上的聪明智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聪慧的色彩却愈来愈淡薄。这或许是他为了要抗拒耶库哈尔特的专制,所以才故意隐藏自己的才气罢。有部分的朝廷重臣私下批评说:“先帝像是一篇灰色的散文,而如今的皇帝陛下则像是一篇灰色的韵文”,因为他不像他的父亲,反而像他的祖父一样爱好艺术与美好的事物。但是在走钢丝的本事上就比他祖父差得多了。
而让母后和朝中重臣皱起眉头的是,这位皇太子对于异性可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受到皇太子宠爱的反而是皇室专属合唱团里的卡司托拉特。所谓“卡司托拉特”所指的就是已经去势的少年歌手。从古代以来,就可以在宫廷或是宗教组织的合唱团当中,看到这种为了永久保留男童高音而去势的男子。
卡司帕在二十六岁的时候,戴上了至尊的皇冠,而他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便爱着一名十四岁名叫夫罗利安的俊美少年歌手,甚至连母后所劝说的亲事都不肯。
鲁道夫大帝生前曾指向同性恋者将传流毒害于后世,而对同性恋者赶尽杀绝,如今在他的子孙里面出现了同性恋者,这或许算是一种报应吧。
……
耶库哈尔特也曾经企图强迫皇帝和夫罗利安分开,不过这位在其他方面都很顺从的皇帝,这一回地不肯接受他的劝说和威胁。耶库哈尔特千方百计想要使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为的就是要使女儿生下来的儿子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宝座的接替人,在劝说威胁都无效的情况下,最后他终于兴起了要杀害这个卡在中间作梗的少年罗夫罗利安的念头。于是他带领着士兵赶到皇宫,当他走进“野玫瑰厅”的那一刹那,里斯纳男爵立即下令早已埋伏在里面的士兵开枪射杀,这个独占政权的伯爵终于被铲除了。原来里斯纳男爵一直对耶库哈尔特的专横感到极度的憎恨,这次得到皇帝的授意,得以发动“诛杀奸臣”的行动。到此为止,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非常顺利,但是就在这一场混乱平息之后,皇帝却留下了退位宣言书,带了些许宝石和夫罗利安出走,之后就下落不明了,至此即位刚好满一年。??摘自飞翔篇第四章 过去、现在、未来
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皇帝的传奇的一生,就这样一带而过,简明而清晰。这样的描写,书中还有许多。
***
这就是我心中的银河。它是浩大的,波澜壮阔的,它不属于任何凄凄艾艾的故作姿态。我极讨厌由银英而产生的种种带耽美倾向的同人,就象讨厌攀附在大树身上的种种令人作呕的恶藤。当然我没有命令别人闭嘴的权力,这也与民主和自由的精神不符。^-^所以我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的眼睛。
另附两条评论
司徒染苏
看银英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着迷,只是可有可无地看着。但几卷下来却有欲罢不能的势头。就好象渐渐看到了一个整体,一个很难去分门别类的整体,就好象我们生活的世界,只不过这是架空版的。
银英的故事大纲简洁清晰,应该来说并不是那种情节上悬念十足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那些人物,那个世界。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的对比与思考。
或许有人会觉得在21世纪讨论民主与专制有些奇怪了。实际上,这两者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杨的理想真的是理想。不得不这么说。民主制度走到最后很容易演变成专制,而专制下的任何一种民主都不是真正的民主。人类从希腊时代就寻求民主,间杂着无数的专制时期。
如果要说是人们选择了让帝王来统治,“独裁统治本身是人民选择的。人民曾经选择了鲁道夫大帝,现在又忘记旧痛,选择了莱因哈特。当然如果杨愿意的话,相信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杨威利。人民由于懒惰,放弃了自身的职责和权力,把应该由各人自己决定的事情通通交付给少数人,寄希望于一代明君。这样做的恶果多则几代,少则几年,一定会显现出来。 ”
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参与选择。并非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去做。问题恰恰出在无意识上。
正因为无法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权利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在这一类事上的选择通常是随波逐流。而且,即使是在一个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和国家,专制独裁依然很容易出现。权力的根本是什么,民主社会的高层是不是另一种独裁呢。
这其中有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以为田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是更倾向于人文的浪漫思想的。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杨一派的还是莱一派的,都显得很正直。
如果要去追求政治的正直,就好象要求黑夜的光明一样。
这本来就是相互违背的。
原本,开国之初的故事,更残忍和血腥。
田中在这个书里让人对腐败的民主印象深刻。或许是已经看多了专制君主的残暴,对他所写的君王的黑暗并没有很在意。
民主的腐败是不是因为他其实和专制异曲同工呢。
这么说或许是消极了。
但是,自由的人们在社会中不得不依托于一种制度。一种制度就意味着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人们可以选择信赖的执政官,但是意见会有分歧。
多数人的自由与少数人的自由在这里就有了矛盾。
那么,是少数人该占上风,还是多数人可以压倒少数人呢。
总是会把这样的自由民主看做是另一种专制。
生活在民主思想里的人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懂得追求自由。不说是否能够实现,有追求总是强过无知。所以,如杨的选择,无论专制下的社会多么地发达,无论现有的民主多么地腐败,他依然坚持的,是人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热情。
不能有自由身,但求自由心。
喜欢杨,最最喜欢他的自律和这一点坚持。
他确实是个懒虫,很多细节上毫不在意。
但是在原则上,他是个非常自律的人。
也就是这一点,他和他身边的人从不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
或许自由,或许奔放,但是不是毫无秩序。
他们的小群体里,可以说是理想化的自由。
如同当年的雅典城邦,小范围内的自由民主是如此地甜美。
帝国这一边,莱是个天才式的人物,但是我对他谈不上喜爱或是不喜欢,因为他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并不强烈。相反,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却更加地栩栩如生。
这里不必说莱塑造地不够。有的人,生来就是那样地单一苍白。
对吉这个人物更谈不上喜欢了。
他的人品确实是好,好到让人不喜欢。过于完美的事物,显得那样地脆弱。
死亡对他来说是必然的。不是这时候死,将来还是会死。
因为他正直地不知变通。
而米达麦亚像是个幸运儿,同样地正直,却没有染上一点战争中的卑陋,同时又活得好好的。如同奇迹。
有时会想,如果奥贝斯坦和莱因哈特让米达麦亚为了胜利去屠杀,他会如何做?作者让他幸运地离开了这些,成为了一个战场上正直的征服者。
也许,没有把这一面的黑暗暴露出来,对读者来说,是一次宽容。
毕竟,没有一场战争不是鲜血堆积出来的,而喜爱米的人,不愿意看到他痛苦。
罗严塔尔是我在银英里最喜欢的人物。杨是我最敬重的。
罗的结局不仅仅是因为奥的压迫。他确实心高气傲,不肯折腰。但是也没有到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走非要叛乱的地步。是他自己的心里也存在着想和莱一决高下的念头,是他自己有着自我毁灭的冲动。
他的童年,他的爱情,他的才华,对他来说也是负担。
虽然他成年后表现地不像个有心理缺限的人,但是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某种冲动。这个人物独具魅力,因为他在梦幻与现实中游走,最后终于陷进了烟花燃尽的美丽中。
不得不说先寇布。这个男人拥有无比的洞察力和完全的自信。他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杨。他风流而不亏待自己,不会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这是罗严塔尔一直无法摆脱的)。他的人生过得几乎没有遗憾。所以他的死让人格外地扼腕。也因此非常不喜欢尤里安的举动。
总觉得不可能没有其他办法见到莱因哈特,不必让先寇布死得如此浪费。真的,太浪费了。这次的死亡,纯粹是指挥官的错误。
他和罗严塔尔很相似,两个人也拥有了浪漫的会晤。(这个么,就是那次短暂的比试啦!)如果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一定会成为朋友。
至于书里的女性角色。我觉得还好。并不是说女性角色在书里没有受到重视。我觉得在那样战争的年代,这是非常正常的。而男人们之间的友情,不会是爱情。所以我一向不看银英的耽美同人,尤其是不看那些配对。
我心目中的杨,属于菲列特列加。我心目中的罗严塔尔,或许爱过艾,更多地是沉迷于自己的情绪。我心目中的莱,和希尔德是绝配。而吉,他的爱情永远是梦幻一般。
吉和莱的感情,是友情还是崇拜,很难说得清楚。总之是有一份信任和忠诚。我想各人表达友情的方式不同吧。有的人喜欢平等的友情,而有的人喜欢奉献。
当然,耽美同人里肯定有不少佳作,就好象这世界上有许多漂亮的衣服一样。而我会选择自己是否能穿的。
tmeddy228:
在《银英》这么多的人物当中,其实说不上最喜欢谁,或是不喜欢谁,但在看的时候,视线好像还是更多的集中于帝国这一边。
别的不说,只是想说一下吉尔菲艾斯这个人物,确实,这个人物塑造的太完美了,好像除了奥贝斯坦的一些微词之外再找不到对他的负面评价了。他的才华,他的能力,他的忠诚,他的勇敢,他的正直,他的仁慈……都令人记忆深刻,而在长达十卷的全书中,不论是帝国还是同盟对他的赞扬也是多次出现的。 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令人觉得不真实。
再说小吉的死,虽然喜欢他,但我还是认为他死的很是时候,很应该。 说“应该”,是因为小吉的政治理念与小莱将来要面对的政治斗争是不相符的,甚至在某些具体手段上是相悖的,所以可以说,小吉的思想多少有些生不逢时,也许奥贝斯坦更适合处于乱世,而吉尔菲艾斯则更适合于生于治世,死亡对于小吉和小莱来说都好,两人都摆脱了日后不可避免的信念相左的窘境。 说“是时候”,是因为当时的小莱正在从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向一个政治家转变,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种种问题,而威斯塔特事件正是小莱可能走上错路的一个重要转折,但这个时候,小吉以这样一种方式死亡,可以说是对小莱形成了一个永生的不可打破的约束,它把莱因哈特重新拉回到正轨上来,用死亡这种无可挽回的方式,实际上是帮助莱因哈特在正义和政治之间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作者:
皇马7号
时间:
2012-8-12 11:59
非常喜欢《银英》,里面每个角色都刻画的很好。杨威利这个角色相当微妙,从作者的意图上看,显然是为了衬托莱因哈特的存在,毕竟没有杨威利的联盟,对于莱因哈特毫无征服价值。两人直接或间接对抗的是小说的主线。田大给杨威利的设定是忠于民主,他喜欢懒散悠闲的生活,也是源于民主。可是恶法非法,已经变质的民主就不再是民主。魔术杨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可他的选择却令人难以理解。理性的选择不外乎以自己的行动挽回恶化的民主、直接选择要塞自治为民主保留最后的火种,或者退役啥都不管。但他最后并没有主动选择。而是一味的被动应对。他是民主最后的希望,结果他民主的选择了让民主***。非常喜欢小吉,他的死亡完全是作者适当平衡的需要,一个杨威利阻挡众名将本身就很牵强了,如果小吉不死,就更难写了。还有小吉的存在完全压制了小奥,而英明的领导需要不同的声音,小奥是有必要的,只能让小吉。虽然死的莫名其妙,安保措施和特工人员形同虚设,如果是这样小吉和小莱早死n回了。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