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原创评论
原创简评:双线谋杀,不复杂、不黑暗,阅读性强。
本文的开头提到《推理小说十诫》第十条即:除非先写出有双胞胎,否则凶手不准是双胞胎。
不管是这个十诫,还是后来的侦探守则二十条以及各种推理准则,
写者目的都是为了规范推理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自我约束。
多见于古典推理黄金时期,但随着推理小说写作风格方式的不断演变,这些戒律已缺乏时代性而遭到淘汰。
因此很多推理作者并不遵守或者故意违背。
但无论如何,凭借《天使伤痕》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西村京太郎在《双曲线杀人案》中,开篇就坦明罪犯是双生子。
而读者就此跌入作者的陷阱中。这也许是属于京太郎的叙述性诡计?
整个故事,由两个看似独立案件交替叙述推进。
一条线索,发生在繁忙的城市中,不断有店铺报警说遇到抢劫。
几经波折,警察终于抓到嫌犯,却大吃一惊,两人竟然是长相一模一样的双生子。
狡猾的嫌疑犯们,往往单独作案,在摄像机下故意露出真容。而作案时又戴着手套,造成了破案的困难。
毕竟,即使是双生子,指纹也会不同,不能确定犯人不能随意实施抓捕。
而一份指示双生子作案的详细来信,为警察破案重大突破。这位幕后之人,到底是什么意图?
另一条线索,一群年龄不同职业迥异的人们被神秘的邀请函带到远离尘世的“观雪庄”,免费住宿观雪景。
这个天下掉下的大馅饼,吸引他们的同时,也带来了少许不安。但在观雪庄主人的热情招待与美丽的雪景相衬下,人们渐渐沉静在这段快乐喜悦的旅途。
但一天园桌上突然出现一把长刀,深深插入桌中,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暗藏人心深不可测的憎恨啊。
不安与恐慌打破了沉寂。就像吹响战斗的号角,像在座的所有人无声宣战。最后,终究无人生还。
从缺少的球杆,不断死去的人,典型暴风雪山庄模式,不难看出第二条线,是向女王《无人生还》的致敬之作。
两条线最终要汇与一点。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离奇的案件背后依然还是人性的复仇。
个人推荐此作品的原因,不仅是让人大呼上当的巧妙构思。更是社会国民性的反思。
本作品的主线人物便是双生子。而双生子犯罪在作者那个时代,想必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相同的面容,单独作案,不留指纹,互换身份。看那些被嬉耍团团转转的警察,不免觉得可笑又悲哀。
法律滞后性,总要在时代的人与事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可以说,往往只有经历人与事的阵痛后,法律才姗姗来迟。
所以我们看到这奇特的一幕,是一份突兀的信将双生子嫌疑犯绳之以法,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京太郎的作品以及许多日本推理作品中,复仇占了重重的一大笔。曾听说,日本在过去还有专门执行复仇的执行庭。
要复仇先须进行申报,而复仇分为同态复仇和血亲复仇。
这也就是说,允许复仇,但必须以牙还牙或者自己本身不便让他人代为复仇。
这段奇特的过去,也许对后来的推理作品产生影响?或者说,复仇更能体现人性。
不管法制如何进步,观念如何革新,也许深藏在人心深处,仍然是原始的复仇本能和冲动。。。
而承担这一切的很可能是一条无辜的生命!
从影视作品中,双线杀人的方式也有体现。
比如神经质的天才侦探阿蒙,往往每一集开始会发生双重谋杀案,但随着调查的深入,
阿蒙强大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将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案件联系一起,双线最后相交与一点,原来两个案子是同个案子。
让人啧啧称奇。当然双线杀人毕竟是双线杀人,不如一根经通到底,弯弯绕饶才初窥案情,到也是一番耐人寻味。
推荐大家,多阅读双线模式的推理作品~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