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书籍】《(张国荣同人)假如明天来临》作者:林之书【完结+番外】 【文案】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挪威/爱德华•蒙克) 看了不少哥哥同人,多是主角横空出世,给哥哥千万般宠爱。让哥哥不必经历那些伤心事是很好,可我更想看到一种可能,让哥哥从最坏的时候走出来。 不想把哥哥写成依附爱情而活的人,不想让他的人生停在最痛苦的时候。 假如哥哥没有死,这是个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的、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可能。 作者最强大的地方就是一支笔可以扭转乾坤,对真实世界没有丝毫改变,但起码能圆梦。想要什么样的结局,就要自力更生。 我的另一个主角,无关演艺圈,不会医术,有点钱,但无权,不能捧哥哥,不能保护他,也没有好剧本好曲子给他,甚至一开始不是他的迷。但机缘巧合,这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拉了他一把,然后伴他一路走出伤痛。 我就是做一个梦,让我笑也罢哭也罢,我想让他变成美梦,哪怕它就只是一个梦。 【站内链接】http://www.txtnovel.vip/thread-839145-1-1.html 【原文地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200868 【原创书评】 我想换一种评的风格,并不是想改变,而是想试着捡起来各种不同的风格。 但不同的文有不同的感觉来搭配适合的评风,昨天挣扎着翻了十几篇文,终于被我找到一篇合适的。 我很少看同人,尤其是真人同人。 同人跟原创不一样,原创可以肆意,但是同人最重要的是“像”。 就像临摹。你可以加入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可是最重要的,是让别人认出你临摹的是谁。如果根本不贴近原著的人物本身,就算笔端生花,也不算是好同人。 我所理解的同人,大都是作者沿着一个角色的性格为他新建一个环境和一个故事,或者在原著中补上缺失的某一段空缺。 刚说了我几乎不看真人同人,所以我不知道在有着真实历史可循的背景下,真人同人故事该如何继续,尤其是,他已逝去。 逝去。打下这两个字的时候,指尖还是一颤。 还是不能接受。但是这些年硬生生的剥离已经让我习惯。是的,哥哥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他。我二十多年的人生渣过数个二次元角色,但鲜少涉及真人。我不去关心明星本人,长的帅的就只喜欢他的脸,唱歌好的就只听他的歌,演技派就只看他的电影。我常常说我喜欢谁谁谁,但心里总会默默补上一句“……的长相/歌/电影”。 高中形影不离的室友痴迷哥哥,有他所有相关的CD、电影和书。我从不知道有人可以爱一个非亲非故的人那么深。于是试着了解,到底这个男人有什么魅力。我也去听他的歌,看他演的电影,试着了解他传奇的一生。 大学最要好的朋友也痴迷哥哥。于是我更困惑了。我跟她一起讨论哥哥的生平事迹,她说,再没人能像他那样,天生倾世,绝代风华。 到现在为止我也没能做到她们那样的痴迷,我喜欢他的歌,喜欢他的电影,我看他有关的书和报道,也对他的逝去惋惜。倒不是一种爱的人不在的悲恸,而是单纯地,深深地惋惜。他那么好,那么有才,如果还在,该是多好。 我本不会看这篇同人,我一直对真人同人退避三舍。但是看了文案之后,我还是舍不得。抱着小小的期冀,我希望他能幸福。哪怕只有虚幻的安慰。 “不想把哥哥写成依附爱情而活的人,不想让他的人生停在最痛苦的时候。” “假如哥哥没有死,这是个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的、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可能。” 不想让他的人生停在最痛苦的时候。就是这句话,击中了我。 我这才发觉,对他的逝去,我们永远都有无限的惋惜,但这不会那么痛,真正让我想到这个事实就窒息的是,他的人生就这么停在最痛的时候,这个世间最后给予他的,竟没有一丝留恋。 所以我点开这篇文,期待一场美梦。 对于本文,我并不想从太多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句话概括,作者文笔很好,故事较为饱满,还原度还算真实,值得一看。 这里只是分析本文在这个设定下如何解决最大的矛盾。 作者的设定很巧妙,一开始被抑郁症折磨崩溃的哥哥准备在天台结束这一切。却遇到了个同样想自杀的人。也许人的快乐真的是单一的相似,而痛苦却各有各的理由。 哥哥深入骨髓的怜恤却不经意拯救了这个男人,连带着拯救了自己。从此渐渐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要概括只是一句话,要实施却真的付出了很多。) 一个人究竟要背负多少,才会想要去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并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 如何从绝望的痛苦迈向甜蜜的期待,这就是本文故事背后最大的矛盾。 哥哥有严重的抑郁症,同时折磨着他的精神和肉体,多年下来已经开始摧残他的意志。我无比厌恶那些故作忧伤只需皱着眉头就可以说自己抑郁且醉心于此的脑残。真正的抑郁症是一种很可怕的病,你不能体会患者有多想逃离它。作者在最开始跳楼的章节用了不少笔墨描写哥哥那种绝望的心情,但真正触动我的是这么一句: “徘徊在街道上时,他已经决定好要选跳楼,但想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在人世的最后一点时间,他并不想见什么人,他想看看整个香港。” 有时候我也会想,那些个决定放弃生命的人们,最后一刻在想什么。我猜不透,但或许真的是这样,最爱的人不是已经离开就是不在身边,他那个时候也许真的只是想看看香港,这个他最爱的地方。 随后被突如其来的男人介入而打乱了绝望的气氛,一时间太快的发展让哥哥来不及继续之前未完成的事,就这么被带入一个安逸又淡然的父女之间。 如果就这么一路平顺,那就不是抑郁症了,我很庆幸过了最初的不知所措之后,作者还是把最大的矛盾又抛了回来,并试图解决它。 作者对另一位男主角的定义很明确:无关演艺圈,不会医术,有点钱,但无权,不能捧哥哥,不能保护他,也没有好剧本好曲子给他,甚至一开始不是他的迷。但机缘巧合,这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拉了他一把,然后伴他一路走出伤痛。 为了解决哥哥的抑郁症问题,作者用了几种办法。男主角叫蒋天佑,他女儿叫蒋天赐。隐隐感觉,大概作者也是希望上天保佑些什么,赐予些什么。 抑郁症患者会不想吃饭,天佑厨艺好,可以给他换着法得做吃的且监督按时吃饭。保证身体健康。 但精神是难以康复的。每次发病,天佑会抱着哥哥,像安慰孩子一样告诉他,很快就好了。 有人在身边总是比一个人要好。 天佑自己开公司,有点钱,养活哥哥总归不成问题。他会去钢琴分散哥哥的注意力,让他对音乐重新燃起热情。 情绪失控给周围人带来的伤痛让哥哥很不安,所以他试图远离父女,避免给他们带来伤害。但父女二人都没有改变态度。天佑花了更多时间陪他,而天赐则更黏紧了他。 这两个角色,天佑是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的一种淡定,而女儿则是早熟懂事,加上追星对偶像毫不保留的喜欢。 天佑是一个,有些像佛一样的人物,连作者本人都这么说。我觉得天佑其他的设定都没问题,只是性格方面淡定的绝非常人,哥哥发病的喜怒无常他全当无感。我觉得这样粗的神经决不是人的所为,但反过来想想,也许哥哥当年就是因为没遇到过这么个人,才没有这样美好的结局。 不得不说天赐这个设定的确讨巧,普通的追星小姑娘,她有哥哥所有的唱片和碟片,偏偏她父亲却对艺术一点也不感兴趣。随着哥哥的到来,天佑开始好奇这个男人哪里让女儿神魂颠倒,于是天赐开始对父亲科普,他们一起看哥哥的电影,而哥哥也跟天佑一起,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 天佑对哥哥说,“你天然魅力有成,不需动作迷倒世人,现在依然如此,为何不信?” 恰好天赐又是个笑容温暖的治愈系,哥哥沐浴温暖久了,灵感突发,为天赐作了一首《笑靥如花》。从这首歌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哥哥开始做了词,又试图谱曲,设想天赐来拍MV。可是一首歌很难发表,又计划着专辑。 一旦回到工作状态,他又是那个凡事尽善尽美的张国荣。 这就是我喜欢本文的地方,最终治愈他的,不是美味的饭菜和宠溺的温柔,而是让他自信,让他对自己有所期待。 不是带他远走高飞,而是把他送回舞台。那才是他的归宿。 这篇文一共有三卷和番外。不过总共也不到十万字。我喜欢的只是第一卷“永不说永不”,主要描述哥哥如何走出阴霾。第二卷主要是哥哥重回舞台后面临的各种压力和解决方法,二人的恋情也逐渐铺开和公布,这里面也有一些矛盾,例如媒体的诋毁和公众的导向,还有两人的聚少离多。但是矛盾点过多,笔墨又不多,所以并不如第一卷只针对一个主要矛盾来的深刻。 我看完第一卷的时候就觉得准备打住写评了,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已然得到。后来因为剩余字数不多,索性一起渣完,让幸福来得更持久一些。 最后还是想再说说哥哥。我并不是死忠粉,而且对明星的本身一向没有太大兴趣,我本能觉得也许现实中的哥哥并不是这样。但因为一个戏剧性的开头,一切被颠覆了。 我所相信的是,现实中的哥哥如果遇到同样的开头,也许一切就会不一样,如果真的有蒋天佑和蒋天赐,那么真的会像文章内写的那样,发展下去。 我是说,建立在这个背景和人物的前提下,我相信从天台那一刻开始,命运的轨迹就会发生偏转,哥哥会就这么幸福下去。 是的,作者给了我这么相信的信念。 读文的时候我偶尔会忍不住想象哥哥用粤语说文中对白的口音,如他唱过的歌那样,缓缓流过我心头。 我是多么多么的希望,在那个最痛苦绝望的时候,他真的能够遇到最美丽的惊喜。 让明天来临。 颜 |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