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古诗词的错解,让我们误会啊~~~~大家看看吧 [打印本页]

作者: 疯里风外    时间: 2009-10-12 17:27     标题: 古诗词的错解,让我们误会啊~~~~大家看看吧

本帖最后由 尹夏晴岚 于 2012-11-28 18:40 编辑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 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

      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是屋子的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

      《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是”不是表惋惜,而是做“正是”解……这个不知道误解了多少人呢……? 本帖最后由 小暗夜 于 2011-5-5 18:42 编辑


作者: yoyoyang0608    时间: 2009-10-12 20:35

我就误解了~~~~~
作者: 彼岸花香    时间: 2009-10-12 21:06

受教了~~~~~
作者: hjt323    时间: 2009-10-13 11:53

误解了多少年了,现在终于得到真解,不错不错
作者: tiannanhaibei    时间: 2009-10-16 20:15

很久以来想不通的终于知道了
作者: air爱儿    时间: 2009-10-16 22:04

怎么可以这样?!
天哪!
作者: air爱儿    时间: 2009-10-16 22:05

我也误解过!
作者: 我是小大人    时间: 2009-10-16 23:19

原来这样,落霞怎么可以那样解
作者: 凌_子    时间: 2009-10-17 00:12

啊...原来“落霞”是这个意思撒
假如真是这样...那翻译还真是蛮多错处的呢
作者: 枫月孤独    时间: 2009-10-17 10:32

真的假的?我们老师也是这么教导的,⊙﹏⊙b汗
作者: skycity    时间: 2009-10-17 15:56

呃,原来是这样的啊,不看还不知道呢
作者: tianqingwenfeng    时间: 2009-10-17 18:21

天!不会吧!从小学开始老师教的“只是近黄昏”都是按遗憾解的,完了!还有那“落霞”真是太搞笑了,不过正解过后好没意境啊!零零散散的飞蛾与野鸭子齐飞,那是怎样一副“壮观”的画面啊!
作者: twx1412    时间: 2009-10-17 23:37

长知识了?呃 真的是这样吗 呵呵 谢谢楼主
作者: marryton    时间: 2009-10-22 09:28

原来是这样啊
现在受教了哦~
作者: lanfeng    时间: 2009-10-22 12:17

我基本上都误解了,囧
作者: dony    时间: 2009-10-24 10:07

附件呢??????????????????
作者: caoliqun14    时间: 2009-10-24 13:15

误解了多少年了,现在终于得到真解,不错不错?///
作者: liebe_sev    时间: 2009-10-24 13:25

原來如此  古詞詩意真的很有學問呢~~~
作者: guimei    时间: 2009-10-24 13:27

原来“落霞”是这个意思撒
作者: 疯里风外    时间: 2009-10-24 18:57

12# tianqingwenfeng


嘿嘿,是啊,不过人都爱根据自己想象,而且更喜欢偏爱好的来~~~~
作者: 疯里风外    时间: 2009-10-24 18:59

16# dony


老大,你没仔细看吧~!~这是文学茶馆,不是小说下载,汗一个
作者: toloveless    时间: 2009-10-24 19:16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这个应该很多人搞错吧……
作者: haicheng    时间: 2009-10-24 22:57

大大很会咬文嚼字
作者: 慕容绛雪    时间: 2009-10-30 20:29

厉害,受教了
作者: _____墨丶    时间: 2009-10-30 21:47

哦哦,长知识了
作者: _____墨丶    时间: 2009-10-30 21:47

哦哦,长知识了
作者: yqyun    时间: 2009-10-31 11:32

我确实全部误解了,惭愧惭愧
作者: xin1027    时间: 2009-10-31 1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rcm    时间: 2009-10-31 15:37

还有这么回事呀
作者: hero930    时间: 2010-1-31 19:20

不看不知道,楼大的知识还挺渊博滴~
作者: 芳菲落尽    时间: 2010-2-1 20:22

恩。。最后一个~受教~
作者: l卡卡    时间: 2010-2-2 08:19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么。。。。。
作者: kimi他    时间: 2010-2-2 12:35

这个。。。。。
作者: 狗屎运    时间: 2010-2-3 17:53

看来教科书错了哦
作者: 墨丝染    时间: 2010-2-4 17:52

= =。
原来如此~很多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原来都错了啊~
作者: 魂归    时间: 2010-2-5 21:12

……我到底是被楼楼骗了还是被老师课本骗了?
作者: xxxhhh    时间: 2010-2-5 21:38

(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是”不是表惋惜,而是做“正是”解……这个不知道误解了多少人呢……?
作者: abnimm    时间: 2010-2-6 22:53

真的吗?
作者: 笡非然    时间: 2010-2-8 17:21

我除了红酥手,没误解过,其他都误解过,现在知道了!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