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原创非首发】《我读书的一些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1 18:18     标题: 【原创非首发】《我读书的一些随笔》

本帖最后由 小四子。 于 2022-2-1 23:22 编辑

1.书名:《星之继承者》
作者:[英] 詹姆斯·P.霍根
简介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体。如果地球存在高科技史前文明,不可能没有任何遗迹;但若说他来自外星,则又违背进化论。同时,科研发现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土壤年份相差几十亿年,而从猿猴到智人的进化链上缺失的一环一直没有找到……这一切谜团,都指向五万年前太阳系的那场浩劫,人类创世的史诗大幕,已徐徐拉开。
         本书能重新唤起我们生而为人的雄心与尊严:整个地球生物史上,从未出现过人类这样的狠角色!亿万年前驱使鱼爬上岸的那股动力,亿万年后推动我们奋斗一生。
         
随笔:好久没看到这样让我欲罢不能、爱不释手、激情澎湃的小说了。边吃美食边看书,食物还没有书美味!
         本来以为书名所指的星之继承者是人类对外星人的称呼,却原来是人类的自称!
         P230“人类从来不知屈服为何物,他们总能鼓起勇气,不折不挠地抗争下去。论顽强和固执,他们绝对是无与伦比的。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无论对手如何,他们都会不顾一切地向其发起攻击,地球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狠角色。凭着这种精神,人类扫清了前方的一切障碍,成了地球上一切猛兽的主人。他们还驯服了风云雷电和山川潮汐,甚至把太阳的能源也收为己用。人类的固执帮助他们征服了海洋和天空,现在又开启了挑战宇宙的征程。虽然人类历史上有过血腥暴力的黑暗时期,不过如果人的天性没有这种狠劲的话,就只会像流落荒野的家畜般无助。”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赞美人类!



2022-2-1 18:19:55   合并
我以前从没想过光是看人聊天都能看得这么激情澎湃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1 18:26

本帖最后由 小四子。 于 2022-2-1 23:33 编辑

2.书名:《星之继承者2:温柔的伽星巨人》
作者: [英] 詹姆斯·P.霍根
简介: 随着人类对自身了解的深入,一团阴影笼罩在现代生物学之上:种种证据表明,人类大脑的构造决定了我们原本绝无可能进化为智慧生物,是谁藏在幕后改写了人类的命运?
           这一终极拷问,又跟失手引爆恒星而逃亡的外星文明有什么关系?
           伽星人来到2500万年后与人类相遇,只是意外遭遇了相对论效应?
           但有一件事可以确认:他们的到来,终于使我们知晓一个关于人类诞生的黑暗秘密……

随笔:作者虚构的这个由纯素食陆生动物生存的星球进化而来的伽星巨人让我实在是很有好感,“温柔”这个词形容的太贴切了,尤其是当我看到作者叙述他们对一切暴力和战争都毫无概念、极其陌生以后,我甚至不禁升起了一种怜爱之心——这群小可怜儿,估计连什么是打架都不知道吧,他们要是被放在了《三体》的黑暗森林里,三体人一个照面就能把他们给吞了。

          书中那种乌托邦的温情脉脉,让我没有会为人类命悬一吊而紧张的压抑感。紧张感固然精彩刺激,但本书的这种温和也让我眼前一亮。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1 18:30

本帖最后由 小四子。 于 2022-2-1 23:33 编辑

3.书名:《星之继承者3:巨人之星》
作者:[英] 詹姆斯·P.霍根
简介:当太阳系成为一座监狱,人类的宿命就是要冲出牢笼!
              煽动两次世界大战,搅乱中东局势,策划东南亚危机……藏在历史幕后的神秘势力翻云覆雨,竟逼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联手应对。人类尚未弄清敌人是谁,来自太空的威胁已悄然而至:地球被外星文明监控,太阳系即将成为一座监狱,永久囚禁人类!刚破解完月球人之谜的科学家亨特和丹切克,再度出手力挽狂澜,他们借助伽星人提供的感知机神游宇宙,终于查明真相:一切危机在五万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本书是《星之继承者》三部曲的终章,人类终于作为星之继承者,登上了宇宙的舞台。我们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将是星辰。

随笔:《星之继承者》完结了,但我觉得有点高开低走、虎头蛇尾,第一部太惊艳了,显得后面两部越来越平淡,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部不好看。
         第三部的视角主要转向了地球内部,但这里就有一个越熟悉的东西越容易看出破绽的问题了,所以写地球内部这块儿我只能强忍着不去动脑子才能顺利的看下去。
         前面所有的坑都填上了,埋的线索也都牵连上了,作者做到了自圆其说,这点很棒。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1 18:36

本帖最后由 小四子。 于 2022-2-1 23:38 编辑

4.书名:《十六名旗人妇女口述》
作者:定宜庄
简介:本书主要是旗人妇女的口述。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些获自民间妇女的资料与通常带有权力意识的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正统知识的比较中,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被边缘化了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并找到新的意义。
             本书访谈主题集中于三点:一是相对汉族而言,这些有着旗人背景的妇女,对于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以及具有的是什么样的集体记忆;二是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状况与族际通婚情况;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妇女的家庭变迁和个人的生活经历。

随笔:一部出生于20世纪初清末的满族老年妇女口诉史。
         第一次看口诉史,想起以前看《浮生取义》时被方言吊打的恐惧了,幸好这本书还好不是方言特别多的那种,少量的方言也被作者注释了意思。
         这16名妇女,作者选取了很多代表性的人物——有躬耕劳作的普通劳动人民,有清末权臣后裔,有一辈子没出过北京城的家庭主妇,有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还在怀念自己以前身为特权阶级的遗老,有激情燃烧参加石油大会战的老一辈革命家……
看老人讲那些满族的习俗还是挺有趣的,比如一天三次都得请安的规矩,不给女人看的祖宗板子(满语称“渥辄库”wecheku),祭神的索罗杆子(满语称somo),小孩子出生的时候要在颈子上挂一个锁……
         其实我对满族这个民族心情挺复杂的,看完书也就发现,甭管是啥民族,都有好人坏人,人性本就复杂。
        满篇的都是女性的“不由自主”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2 18:26

本帖最后由 小四子。 于 2022-2-2 21:00 编辑

5.书名:《光荣与梦想:第一部》
作者: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
站内链接:http://www.txtnovel.vip/thread-311702-1-1.html
简介: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随笔:最喜欢看的是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正在听什么音乐,喜欢吃什么食物,高兴玩什么游戏,可惜着墨不多,而且没有图片,只能干巴巴地想象,甚至想象也想不出来。还有明星们,看了半天,我只认识一个秀兰•邓波儿,还有眼熟希区柯克这个名字。

         大篇幅写的罗斯福总统**生涯中的艰难过程让我非常惊讶,我一直以为罗斯福的当选甚至连任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甚至他新政也是一帆风顺地被人民所接受以及乐于实施,但是,实际上呢,反对派从来都没有消停过,新政也一度失败,他自己犯的错误也不少见。

        “大萧条”时期美国人民的确很惨,可至少国内是和平,一想到同一时期的中国人民正遭受着侵华日军的蹂躏(1931年9•18事变),我就挤不出同情心来了。

       美国那些血迹斑斑的劳工史,看到被血腥镇压的工人死伤无数时,我就特别疑惑,***(或者苏联)你们这个时候怎么不来领导美国工人武装革命呢?资本家都把绞死自己的绳索准备出售了,结果没人来买?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2 18:31

6.书名:《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
作者: [英] 蒂莫西·加顿艾什
简介:本书是蒂莫西•加顿艾什最新一本融历史研究与新闻报道于一体的文集,收入作者2000—2009年发表在《纽约书评》、《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作者追踪世界大事,从东欧的“橙色革命”、英国与欧洲及欧盟关系的演变,到伊斯兰主义的兴起、“9•11”、美国大选及反恐,再到缅甸、伊朗等非西方国家的新动向,其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深度挖掘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给当下事件的报道以历史的深度,并赋予它们文学化的表达,同时探讨作家与事实的关系。本书集中体现了加顿艾什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

随笔:我本以为能看到一个中立客观的作者形象,但实际上他***又***。
         在“颜色革命”的看法上,以我中国人的立场来看,欧美和苏联干涉他国内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作者却自豪于欧美的干涉厌憎苏联的干涉,老牌中外驰名“双标”了哈。
         在英国焦虑于自身在欧洲的身份认同上来看,近年来的英国脱欧看来是从入欧的那一天起就开始酝酿了。
         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写乔治•奥威尔的那部分,相当于我看了一篇长长的《1984》读后感,了解了挺多背后的事。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2 18:39

7.书名:《鸡征服世界》
作者:[美]安德鲁·劳勒
简介:鸡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一个种类,数量超过20亿只。鸡与人类有多密不可分?如果猫和狗从世界上消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鸡一旦消失,就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鸡是最早被豢养的家禽、从医药发展、文学、美学到文化宗教研究都能看见其踪迹。鸡也是人类最大的蛋白质来源,在养鸡场里它们是最工程化的动物,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肉和蛋。鸡是如何从远古时期一种东南亚丛林中的野鸟变成现代社会肯德基里的食材的?作者以多角度分析,从罗马帝国、维多利亚时尚、部落神话到基因与科学发展,足以令读者大开眼界。鸡之于人,可不是只有肉食而已。             你知道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全民运动就是养鸡,维多利亚皇后甚至痴迷到下令禁止比赛斗鸡吗?天主教教皇、非洲的巫师、中国哲学家和穆斯林神秘主义者都曾经称赞过鸡,它还是信使神,是性符号,是复活的象征,是邪恶的缩影,是万灵药……达尔文和巴斯德,都曾利用鸡为现代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笔:看完本书真的大受震撼,鸡在现代社会中居然如此重要!
         我从前就知道鸡蛋在制备流感疫苗中的作用,却第一次知道每年的流感疫苗是全球的科学家共同合作收集样本,推测出哪种毒株会在本年度流行,从而选出该种疫苗制备。
         而我从本书中第一次知道的事更多——
         ①金鸡放赦——唐宋时期举行大赦典礼时,以金鸡为礼器,此后金鸡也代指大赦。
         ②锯齿形的王冠——有可能是来自于公鸡的鸡冠。
          (锯齿形王冠)
         (鸡冠)
       ③泄殖腔——绝大部分鸟类包括鸡没有阴茎,而鸭子有阴茎。鸡、鸭之间的这种差异与胚胎发育时的某种蛋白质有关,但也有科学家推测是雌性选择的后果,更需要两性合作的泄殖腔交配比插入式交配有着更高的授精成功率。
         (鸭子的生殖器)
       ④雌雄嵌合体——身体两侧分别呈现出明显的雄性与雌性的特征。龙虾、果蝇与蝴蝶偶尔会出现雌雄嵌合的现象,但在脊椎动物里这种现象十分罕见(比如鸡,罕见但是仍然存在)。雌雄嵌合与雌雄同体不同,雌雄同体的生物虽然同时具有两性的生殖器官,但是外表却往往只呈现一种性别的特征,而雌雄嵌合体则是真正的两性嵌合。
        (嵌合体虾)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3 23:04

8.书名:《我在印度的701天》
作者:郭菲
简介:2014 年,笔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派汉语教师项目,于2014-2016学年在印度顶级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担任汉语教师,成为该大学第一位中国教师。             两年已至,印度朋友圈子中已积累起了富人老板、学界精英,也有贫民窟里的底层民众。作者面对面采访了30 余人,透过他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印度声音。
             此外,在漫长的印度生涯中,笔者游历了24 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甘地讷格尔、阿嫩德、乌代布尔、大布山、第乌、果阿、阿姆利则、斋普尔、昌迪加尔、西姆拉、达兰萨拉、孟买、科泽科德、班加罗尔、金奈、印多尔、乌贾因、德里、阿格拉、瓦拉纳西、菩提伽耶、那烂陀、拘尸那迦)。探索印度的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种姓制度问题……
              除了耳熟能详的德里、孟买、泰姬陵等,笔者去过印度巴基斯坦的边境,也考察过原始佛教和玄奘西游;去过甘地的修道院,也去过郑和去世的“古里国”;亲临了板球比赛的现场,也融入了排灯节、洒红节等主要节日;拜了瑜伽老师,也在旅行途中重病涉险;参加过四场婚礼,也采访了两端刻骨铭心的爱情;亲历过犯罪,亲历过**;至于混乱得让人啼笑皆非的街道、交通、糊里糊涂的印度人性格,更是少不了的题材……

随笔:一个阴差阳错去了印度教中文的中国老师的深度印度游记。
         本来还盼着这本书能深入解读一下2015年的印度现状,和我前年读的那本英国人写的2011年出的《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做个对比,看看印度这几年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结果,这就是一本游记而已,仅仅只是泛泛地和几个印度朋友交谈了一些浮于表面的问题,没有我想要看到的深入。唉,毕竟作者只是一个老师,除此以外,作者这三年来的际遇还是挺有趣。
         看到《印度的女儿》(BBC有关2012年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的纪录片)这一章,一个印度女孩说:“在印度,要找个公厕总是很难的,我在室外从来不会喝太多水。不只是我,大多数印度女人都一样。”然后我想起小范17年底和女王他们去印度旅游,飞机白天就落地了,结果都大半夜了我却一直联系不上她,我满脑子都是“黑公交案”、“**大国”,吓得我都开始到处找大使馆的电话想要报警了。幸好后来联系上了,是因为手机卡是国内的,他们没找到地方换用印度的手机卡。
          现在看来印度还是没多大变化啊……





作者: ranranth    时间: 2022-2-6 08:41

棒!楼主看了这么多是多久看完哒?我看三本以上就记不清楚原先的读书感想了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6 12:39

9.书名:《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
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梵萝那城中有两大家族结下世仇,互相残杀,却在仇恨的怀抱中降生一对苦命的爱人。他们在夜晚的花园中以诗的语言互诉衷肠,又在漆黑的坟墓中品尝绝望。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经过莎士比亚的妙笔,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随笔:哪怕我明知道结局如何,我依然为他们的错过而揪心。无巧不成书,这阴差阳错实在是命运弄人。

         不过,我还是要吐槽——还差两个星期才到14岁的朱丽叶,前一天还在为罗瑟琳神魂颠倒后一天就对朱丽叶一见钟情的罗密欧,一句话不合他意就狂怒谩骂的封建大家长凯普莱特,还有一切悲剧的起点暴躁的提尔伯特……厉害的莎翁,短短几句话就把一个角色的特点提炼了出来。
          最后,“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attach]3086178[/attach][attach]3086178[/attach][attach]3086178[/attach][attach]3086178[/attach][attach]3086178[/attach][attach]3086178[/attach]





作者: GraceSnow    时间: 2022-2-16 11:23

这些外国作家的文,我好像都没有看过呢!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20 20:58

10.书名:《光荣与梦想:第二部》
作者: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
简介: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随笔:《光荣与梦想》第二部,1941—1950年

          在这10年间,美国因为二战的战争红利而迅速发展壮大,战后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之举正是世界领导权向美国移动的第一步,啊,这样我现在看中国的对外援助项目简直就是恍然大悟的感觉了噻,对对对,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嘛。噫,欧洲拿了人家美国的,但还是引起了反美情绪哦,啊这虽然我也反美,但还是觉得欧洲有点白眼狼了哈。

         罗斯福居然是病逝在任上,杜鲁门被从天而降的名为“总统”的超大馅饼砸了个正着,现在才知道美国的副总统到底是用来干嘛的——总统一旦在任期内意外死亡,副总统就能立刻升级为总统。阴暗点想,怕不是每一任副总统心里都会做一个总统意外身故的白日梦哦。
有段对罗斯福的悼词我觉得写得很好——“人们回忆他,如一位面带笑容的公交车司机,嘴上总翘着烟嘴。他习惯了在急转弯时听到车上传来一阵嘈杂声,乘客习惯于埋怨他不该这样驾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可以安全地继续驶向下一个转角,同时也明白哪些嚷嚷声为真、哪些为假,因为他热爱车上的乘客。现在他走了,车也停了,离天堂之门还很远,乘客们紧紧地拽着彼此,不知如何成功转过下一个弯道。”
         伟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看清前路,领导人民向前进。

[attach]3093158[/attach]


作者: o11bd11o    时间: 2022-2-20 21:04

11.书名:《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庄祖宜
简介: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

         作者与你分享专业厨房背后的秘密

         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

         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

         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

         作家梁文道、蔡珠儿、韩良忆、叶怡兰等人满足推荐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放弃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转战厨房!

        为读者讲述专业厨房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乐趣

        听,台湾料理人说厨房的故事!

随笔:P5“人类学原是盛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讲究进入田野,想方设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他们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的脑子去思考去感觉。然后他必须跳出来,回复自己的学者身份,再把之前一切体会一切经历化成研究题材。这一跳甚是关键,有人移情移得过火,到了彼岸之后乐而忘返。于是才有变成了北美印第地安巫师的人类学家,用西西里方言在街上收保护费的人类学家。”
         所以我被名字吸引来的,想看看一个变节的人类学家是如何在厨房里狼狈的摸爬滚打的

        结果就只是初学者的学习过程而已,我基本没看出作者身为人类学家的素养,有点失望。
        但是得以一窥西式高档餐厅后厨的繁忙与劳动力密集,还了解了米其林评价星级餐厅的标准关键点并不在于好不好吃,而是精确。这勉强还能值得上我耗费的时间吧


        以及,这个作者能让我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对书中任何一道美食的配图都生不出想吃的念头,也是人才了[attach]3093160[/attach]

作者: 胡米    时间: 2022-2-20 22:08

发现和楼主看的书重合度还挺高的
《光荣与梦想》的那个年代真是美国最自信的时代,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那种意气风发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其实就是人类学家找不到工作只好学厨的小随笔,感觉像个普通日记,倒是《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还算有点人类学家素养,总之看来人类学家是真的不好找工作hhh
作者: 堇色蕊    时间: 2022-3-3 00:19

楼主涉猎挺杂的,我喜欢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