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广西:促乡村文旅“脑洞”大开
[打印本页]
作者:
_gemini
时间:
2024-12-8 20:28
标题:
广西:促乡村文旅“脑洞”大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展文旅可以为乡村带来哪些改变?
如果你问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德天村的青年,他们也许会说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他们生意越来越好,娶媳妇不再是件愁人事儿!
如果你问该县念典村念斗屯的党员,他们会说,发展文旅会让当地的红色文化历久弥新,让他们可以回家乡陪父母,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靖西市易地搬迁的妇女则会告诉你,文旅的发展让妇女也能顶上半边天,让她们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也能护着家。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央媒体走基层记者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广西文旅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村集体经济 让边民端稳“旅游饭碗”
在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中国的德天瀑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以归春河为天然界限,共同构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瀑布奇观,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今已成为德天村边民致富的“金钥匙”。
回溯往昔,在旅游业尚未兴起时,尽管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村民们却面临着“守着金山不知如何用”的困境,生活困顿,多依赖政府低保维持生计。
1999年,村民们自发组织成立了排筏经营服务部,迈出了旅游开发的第一步。尽管初期的旅游收益有所增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这份收益并未达到预期。
转机出现在2012年,村委会带领着一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前往桂林考察学习,归来后,他们决定将原有的排筏经营服务部升级为“德天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村民们纷纷以人力、财力、物力等形式入股,村集体旅游产业凭借着德天村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快速发展。
德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麻成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23年,公司的经营收入达到2500万元,上缴利税超过200万元。在这个286人的村庄里,有112名村民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此外还聘请了其他村的脱贫户,员工总数达到了156人。这些员工中,外村的脱贫户每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而正式员工加上分红,平均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村民们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稳稳地端起了旅游‘金饭碗’。”
随着旅游生意越做越好,每年村集体都会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投入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升级中。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村庄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的繁荣吸引了众多青年返乡创业。今年35岁的德天村青年吕大明曾长期在广东打工,听说家乡的旅游生意如火如荼,他决定返乡,与两个兄弟合伙开了一家民宿。如今,这家民宿的24间客房常常供不应求。吕大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聘请了周边4名脱贫户来民宿工作,带动了更多人的就业增收。
麻成武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穷,很多年轻人结婚成了难题,现在村里经济好起来,“周边村子也都愿意跟我们结亲家”。去年,有28名本地姑娘带着丈夫来德天村落户。
德天村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依托村集体经济,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乡村经济活动中来,获得了更多实惠,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德天村只是广西众多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乡村中的一个缩影。麻成武说:“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特色农业加持 让红色旅游差异化发展
在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念典村念斗屯,村民世代秉承“自立自强”的生活信条。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水利设施匮乏,农业灌溉条件落后,面对困境,念斗屯派出260名村民支援县里水利设施建设,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发起挑战,誓要改变家乡的面貌。
进入20世纪80年代,尽管物资匮乏、生产力落后,但念斗人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1961年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电照明,到1978年完成通屯砂石路铺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念斗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如今,念斗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保留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战争年代留下的防空洞、炮台山,以及20世纪村民们自建的水坝、穿山而过的山洞……无声诉说着念斗人民自立自强为美好生活奋斗的过往。
2018年,念斗屯实现了整屯脱贫,这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故事还在续写……在自治区商务厅的对口帮扶下,念斗屯依托农业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近两年,念斗屯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合作协议,种植黑米、辣椒、龙须菜、木薯、生姜和沙姜,也涉及家禽养殖等多个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念斗屯的稻螺养殖产业。起初,仅有零星几户村民尝试养殖稻螺,但村委会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引进这一产业。村集体流转了20多亩土地,专门打造了田螺养殖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田螺养殖热情,实现了田螺与黑米的立体种养。如今,稻螺养殖在念斗屯已经达到了150多亩。只要村民养殖的田螺和黑米品质达标,村集体便会积极帮助他们拓展外部市场。
驻村第一书记蓝宵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的黑米收成很好,每亩产量高达1000斤。订单都设定了保底价,每斤6元。这意味着,在原有的田螺养殖基础上,每亩地还能额外增收约6000元,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随着农业的发展,村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农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念斗屯的特色品牌。
原本,念斗屯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人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或开展党日活动。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简陋、消费项目有限,来学习的人无法在此地消费,甚至还要饿着肚子离开。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念斗屯依托订单农业,开发农家乐项目。如今,前来参观学习的人除了学习红色文化,还能体验农业文化,享受采摘的乐趣。
40岁的村民蒙金花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原本在桂林打工,考虑到父母年迈,于2017年回到家乡。作为党员,她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既养殖了稻螺,又经营起了农家乐餐馆。
蒙金花在自家开起了土菜馆。平时,她会带领游客在田间地头体验农活,采摘的菜品则交由丈夫烹饪制作。如果忙不过来,她会聘请一两个妇女来帮忙。“这些妇女通常家里有小孩和老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我们土菜馆不仅为访客提供了便利,还带动了屯里的妇女就业。”蒙金花说。
蒙金花表示,今年她打算扩大自家订单农业的规模。“订单农业对我们村民来说真是很有保障的。只要有订单在,等收获的时候就会有老板来收。只要勤快,好日子就有盼头!”
扶贫产业园让工业搭上文旅“快车”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与畅联东盟的区位优势,为靖西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知名的边关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无限空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靖西主动拥抱文旅产业,巧妙融合自然条件与边境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与文旅紧密相关的工业,为文旅产业注入动力。
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作为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及东西部协作的产物,坐落于靖西市城区西部,与靖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比邻而居,占地面积达千亩。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19家制造业企业入驻,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共有16家,此外还有制衣加工、绣球制作、纯净水生产企业3家。2024年前三季度,园区工业产值达10.76亿元,为“老乡家园”内的4000余户、两万余名脱贫人口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走进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这不仅是绣娘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她们努力奔好生活的生动诠释。
靖西绣球,起初为靖西壮族青年男女的传情信物,后被开发成旅游纪念品,极具广西特色。“全国范围内,做工精细的绣球,九成以上出自靖西,而靖西的七成以上则源自我们绣蕴坊。”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秀芬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在这家以女性员工为主体的公司,虽然核心团队仅有20人,却带动了周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700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王秀芬与绣球结缘于2010年,她被绣球精美的工艺吸引,决定投身于绣球制作与销售的事业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她创办了这家公司。“在这里开设工厂,既可以降低绣球制作成本,也解决了从偏远山区搬迁出来的人们的就业问题。”王秀芬说,“只要符合政策要求,政府都会给予支持。”
靖西绣球采用传统刺绣工艺,制作精良,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堆绣技艺作为绣球制作中的精髓,通过阴阳两线的巧妙编织,使球面呈现出里深外浅的渐变美感。在王秀芬的工厂里,她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由专业人员负责打板、裁切等前期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绣球过边、缝合等手工环节,则继续由绣娘完成。工厂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绣娘的技能水平。如今,每个绣娘每天可制作6-10个半成品绣球,日收入可达60-150元。
在订单模式上,绣蕴坊采取了储货式与订单式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生产的灵活性,又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绣娘的年龄上至88岁,下至18岁。1982年出生的绣娘马桂验告诉记者,她的绣球手艺是婆婆教的,可一家人都没想过把做绣球当赚钱的手艺。“以前婆婆一两天才能做一个绣球,自己拿到街上卖,常常卖不出去。”
马桂验的老公在外打工,家里要种田又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她脱不开身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里干着急。如今,她成了绣球公司的绣娘,闲暇时来制作绣球,赚的钱也可以满足家中的日常开销。“现在有工厂,有订单保障,做得多,卖得多,也赚得多。”
随着广西旅游业的持续升温,王秀芬和绣娘们也在不断创新绣球的设计和用途。如今的绣球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饰功能,还用于学校伴手礼、景区定制礼品等多个领域。此外,她们还与医院合作,推出了特色药方款绣品,进一步拓宽了绣球的市场空间。如今,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绣球,正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国内、远销海外。(记者 谭思静)
(责编:方经纶、申佳平)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