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标题: 元旦、春节、元宵节 的起源和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6-12-28 11:20     标题: 元旦、春节、元宵节 的起源和习俗

本帖最后由 熊先生 于 2012-11-3 14:27 编辑

元旦的起源



  在中国,新年也叫“元旦”,古时候还叫“元日”“上日”“端日”“元辰”“元朔”等。你知道为什么要定在一月一日过元旦吗?

  我们现在通用的日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定出来的,也叫“阳历”“太阳历”。这个历法是公元前由埃及人制订的,传到欧洲后,曾修订过几次,是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日历。中国是在1912年开始采用的。

  人们为了便于计算时间,要在地球绕太阳的周期运动的自然现象中,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起点作为岁首,就是一年的开始。由于一年的岁首完全是人为规定的,因此什么时候算作岁首,人们的意见不一致。

  中国很早就主张以立春为岁首,而欧洲国家却赞成以冬至为岁首,此外还有主张以春分为岁首的。在古代西方各国采用阳历时,就是以春分这一天为一年的开始的。到了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根民的帮助下,废除阴历,重新制订以冬至为一年之始的“儒略历”,于公元前45年施行。由于当时人们用惯了阴历,并坚持以朔日为一年的岁首,因此延至冬至第十天为一年的岁首。这年的岁首就是“阳历”的1月1日。从此,1月1日作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国人把这一天称为“元旦”。


元旦的起源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的来历,元旦的起源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本帖最后由 熊大 于 2011-5-5 22:43 编辑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6-12-28 11:53     标题: 【转载】古今元旦

古 今 元 旦



  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救《罗梁录》卷一《正月》条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援《三千钗铭》中谓之“元正”;晋代度阐《杨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运《元日退朝现军仗也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后历代至辛亥革命前相沿未改。辛亥革命后,在民国元年决定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采用公历;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1949年 9且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本帖最后由 熊大 于 2011-5-5 22:43 编辑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6-12-28 12:06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1-14 20:46     标题: 【转载】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农历新年的起源


我 国 人 民 一 向 重 视 农 历 新 年 。 虽 然 中 华 民 国 自 公 元 一九 一 二 年 就 废 除 阴 历 , 改 用 阳 历 ; 但 是 , 沿 用 了 数 千 年的 阴 历 新 年 , 始 终 在 民 间 占 据 了 极 为 稳 固 的 地 位 。 阴 历过 年 的 盛 况 , 决 非 阳 历 新 年 所 能 取 代 。

许 慎 ( 三 ○ — 一 三 四 ) 的 《 说 文 解 字 》 说 : 「 年 , 谷 熟 也 。 从 禾 , 千 声 」 。 由 此 可 见 , 年 的 原 始 意 义 和 农 事 收 成 有 关 。 古 代 的 农 业 技 术 不 如 现 代 发 达 , 中 华 文 化 的 发 源 地 — 黄 河 流 域 — 气 候 条 件 又 只 能 达 到 一 岁 一 熟 。 所 以 在 辛 苦 的 耕 种 过 后 , 收 成 的 季 节 通 常 也 就 狂 欢 庆 祝 的 时 机 。 这 样 一 次 耕 耘 收 获 的 周 期 , 就 称 为 一 年 。 庆 祝 收 成 时 , 除 了 慰 劳 自 己 一 年 来 农 事 的 辛 苦 外 , 也 要 感 激 上 天 的 赐 与 , 并 祈 求 来 年 能 有 同 样 的 丰 收 。 腊 祭 就 是 这 些 兼 具 酬 答 及 祈 愿 性 质 的 岁 末 祭 祀 总 称 。 应 劭 ( 约 一 七 八 ) 的 的 《 风 俗 通 义 》 「 祀 典 」 说 : 「 腊 者 , 猎 者 , 言 田 猎 取 禽 兽 , 以 祭 祀 其 先 祖 也 。 或 日 : 腊 者 , 接 也 。 新 故 交 接 , 故 大 祭 以 报 功 也 」 。 至 於 腊 祭 的 对 象 , 据 《 礼 记 》 「 月 令 」 : 「 天 子 … … 腊 先 祖 、 五 祀 , 劳 农 以 休 息 也 」 。 五 祀 指 的 就 是 门 、 户 、 中 溜 、 行 等 神 只 。 而 《 礼 记 》 「 郊 特 牲 」 另 外 提 及 : 「 天 子 大 蜡 八 」 , 这 里 的 「 八 蜡 」 指 的 是 八 种 z 与 农 业 有 关 的 神 。 腊 祭 原 本 表 示 一 个 生 产 周 期 的 结 束 , 一 直 要 到 历 法 确 定 以 后 , 腊 的 种 种 祭 祀 才 逐 渐 被 分 散 并 融 入 现 在 阴 历 年 的 各 项 习 俗 中 。

过 年 时 值 新 旧 交 接 之 际 , 各 方 面 的 除 旧 布 新 措 施 就 成 了 这 个 节 期 的 主 要 任 务 。 过 往 一 年 如 有 任 何 疾 病 灾 祸 , 都 要 趁 这 个 时 机 举 行 一 个 象 徵 性 的 仪 式 加 以 驱 除 , 确 保 它 们 来 年 不 再 为 害 世 间 , 这 就 是 「 傩 」 的 由 来 。 《 论 语 》 「 乡 党 」 篇 记 载 孔 子 : 「 乡 人 傩 , 朝 服 而 立 阼 阶 」 。 孔 安 国 注 : 「 傩 , 驱 逐 疫 鬼 也 」 。 汉 朝 傩 仪 进 行 的 方 式 在 《 汉 书 》 「 礼 仪 志 」 中 有 详 尽 的 记 载 : 先 腊 一 日 , 大 傩 , 谓 之 逐 疫 。 其 仪 : 选 中 黄 门 子 弟 年 十 岁 以 上 , 十 二 以 下 , 百 二 十 人 为 侲 子 。 皆 赤 帻 皂 制 , 执 大 。 方 相 氏 黄 金 四 目 , 蒙 熊 皮 , 玄 衣 朱 裳 , 执 戈 扬 盾 。 十 二 兽 有 衣 衣 毛 角 。 中 黄 门 行 之 , 冗 从 仆 射 将 之 , 以 逐 恶 鬼 於 禁 。 . . . . . . 因 作 方 相 与 十 二 兽 。 嚾 呼 , 因 偏 前 后 省 三 过 、 持 炬 火 , 送 疫 出 端 门 ; 门 外 驺 骑 传 炬 出 宫 , 司 马 阙 门 门 外 五 营 骑 士 传 火 弃 雒 水 中 。 百 官 官 府 各 以 木 面 兽 能 为 傩 人 师 讫 , 设 桃 梗 , 郁 儡 、 苇 茭 毕 , 执 事 陛 者 罢 。 苇 戟 、 桃 仗 以 赐 公 、 卿 、 将 军 、 特 侯 、 诸 侯 。 腊 祭 及 大 傩 都 是 岁 末 重 要 的 祀 典 。 民 间 的 仪 式 或 许 比 不 上 宫 廷 的 盛 大 , 但 是 它 们 酬 神 、 驱 邪 、 祈 福 的 基 本 精 神 却 是 相 通 的 。 尽 可 以 从 现 存 的 许 多 过 年 的 习 俗 中 , 找 出 腊 与 傩 残 存 的 痕 迹 。
本帖最后由 熊大 于 2011-5-15 16:50 编辑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1-14 20:47     标题: “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2:57     标题: 【转载】元宵节祝福短信

元宵节祝福短信:
▲ 1、放游一盏盏五彩荷灯,曳动你心湖快乐的涟漪;敲一声声佳节的晚钟,让我的爱在你的心里悸动!元宵快乐!
▲ 2、元宵佳节祝福你,做个元宵送给你!滑滑的,甜甜的,对你的感情粘粘的!
▲ 3、赏月,观灯,我等你!花灯,月下,我想你!月圆,汤圆,缘梦圆!
▲ 4、花好,人圆齐相聚。情人,佳节永同乐,恋人我爱您。
▲ 5、又一轮美丽月亮,又一个元宵佳节,又一段幸福时光,又一次真诚祝福,祝你: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 6、额圆面嫩外表白皙,多情含蓄心甜如蜜,肤靓美体蕊红艳绿,温柔甘饴令我痴迷,十五灯夜吻你吃你。
▲ 7、在这灯如昼的时节,我们一起相约黄昏后,今晚我要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儿。
▲ 8、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让云捎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
▲ 9、一声声锣鼓一阵阵沸腾一幕幕烟火一盏盏彩灯和着二月丝丝缕缕的微风踱进你心窝,串串企盼祝愿你:元宵快乐!
▲ 10、正月十五月儿圆那,祝福的话倍儿甜啊,愿你漂亮一年胜一年呀,好运好事常连连啊,元宵节快乐!
▲ 11、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羊年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 12、你是馅我是面不如作个大元宵;你是灯我是纸不如作个大灯笼;你情我愿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
▲ 13、月到十五分外圆/把你疼爱把你怜/常常把你挂心间/今夜的汤圆甚是粘/我们何时能团圆/
▲ 1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15、元旦除夕没谋面,宵夜早茶没约见,节前假后没做伴。相会团圆暂无缘,思念惦记梦无限。
▲ 16、祝你元宵节家人团圆,朋友欢聚,情人浪漫,手舞足蹈,动感十足,早晚笑脸,欣慰的表情上演节日的异彩纷呈!
▲ 17、正月里来是新春,十五花灯闹乾坤,汤圆味美香喷喷,祝你佳节福满身,好运和你不离分,万事如意永开心!
▲ 18、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猴年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 19、元宵夜,夜元宵,夜夜元宵夜喜庆年,年喜庆,年年喜庆年,祝您节日快乐!
▲ 20、敲响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愿你幸福快乐。
▲ 21、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事事都圆!花好,景好,心情更好!祝愿你和家人元宵节快乐!
▲ 22、正月十五月儿圆,月儿代表我的心!让明月捎去我对你的祝福:元宵节快乐!
▲ 23、又一轮美丽月亮,又一个元霄佳节,又一段幸福时光,又一次真诚祝福。祝你: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 24、三五良宵年映红,月上元宵相约黄昏后,宵灯伴你绵绣前程事事通,月圆情缘财源愿愿随心!欢乐今宵!
▲ 25、喜迎元宵:日圆,月圆,团团圆圆!官源,财源,左右逢源!人缘,福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 26、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祝元宵节快乐,时时好心情!
▲ 27、用呵护做濡米,揉捏进一颗真心,裹住美满与甜蜜,粘稠的浆汁是我的良苦用心,愿它品出你节日什锦的心情!
▲ 2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离合聚散,今宵月儿圆又圆,想你的心甜啊甜,佳节自有佳人伴,元宵夜唯君叫我最思念!
▲ 29、送你一碗汤圆愿你的爱情舔甜蜜蜜;送你一盏彩灯盼你的事业顺顺利利;送你一颗真心祝你的节日快乐洋溢!
▲ 30、元宵佳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最后让我告诉你,钞票滚滚进袋里,好处全都送给你。元宵节快乐!
▲ 31、你是馅我是面,不如做个元宵大团圆;你是灯我是纸,不如做个灯笼生活火;你情我愿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你我爱情比元宵甜!
▲ 32、你知道我多喜欢你吗?!圆粉粉的小脸蛋,咧嘴就是那么甜蜜的笑容。真的好想在你脸上狠狠地吻下去,让你融入我的身体。阿!香甜的元宵。
▲ 33、元宵节到了!朋友,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这元宵一样,塞得鼓鼓的,捏得圆圆的,煮在锅里沸了,盛在碗里满了,含在嘴里,呀,太甜了^_^!
▲ 34、正月十五的时候一定记的出去看月亮,还要记得背张弓,拿支剑,对着月亮大声喊:嫦娥,下来吃元宵了!说不定嫦娥mm真会飞到你的怀抱哟!
▲ 35、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的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的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
▲ 36、送你一碗汤圆,你将圆一场事业的美梦,圆出温暖如春的爱情,圆得家人幸福的团聚,圆来猴年精彩的运程!
▲ 37、就是现在,用我最真切的思念。让风捎去满心的祝愿,给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你!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
▲ 38、盏盏花灯报元夜,岁岁瑞雪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花灯遍照万家春,祝我亲爱的朋友,元宵节快乐!
▲ 39、汤圆是圆的,包裹着甜蜜浓缩着思念;月儿是圆的,有你一生不遗憾;真想梦也是圆的,陪你走过一年又一年!


本帖最后由 熊大 于 2011-6-10 13:21 编辑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00     标题: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习俗简介

本帖最后由 罗小猫 于 2012-7-7 11:34 编辑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05     标题: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06     标题: 元宵节——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诗人张悦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由于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这天才被允许出门看灯,她们往往借机与意中人相会,因此,元宵这天也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在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中,导演便安排了太平公主在唐朝极其兴盛的上元灯节遇到了心上人。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在我国历代的文人诗词歌赋中,元宵节的浪漫也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所崇尚的情人节。最为著名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浪漫情景,堪称千古绝唱。而辛弃疾的那首"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至今广为传诵。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她比西方的情人节更有内涵、传统,韵味十足,大家忙着准备情人节的时候,别忘了今天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刻,祝大家元宵节幸福、快乐。





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故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根据考证,元宵节的来源,有说与祭祀"泰一神"有关。泰一神亦称"太乙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馑和瘟疫。据说,汉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迹治愈,乃於元鼎5年(西元前122年)开始建太乙祠坛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了。

  另一说是东汉明帝笃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遂相沿成俗。隋唐诸朝之後,上元之夜放灯的习俗亦已流传甚广,并演变成民间盛大的元宵佳节。张灯时间也从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时,放灯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发布节假日十天的规定,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元宵节期间,民间多吃元宵(汤圆)来应节,象徵家人团圆。此外还有挂花灯、猜灯谜、迎紫姑、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民间娱乐活动。流传至今,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如今,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大抵古代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而古时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会之日,如欧阳修亦有诗云:"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後"。因此,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12

正月十五闹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荣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推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狞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17     标题: 元宵节食俗

元宵节的食俗



    全国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 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 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3 03:46     标题: 元宵节能否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能否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2006-02-13 



  今年2月12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而元宵节后两天又是西方传来的、最为年轻人看重的情人节。这两个节日一中一西,一个按农历过,一个按公历过,但总是相差不几天。其实,这不仅是时间的巧合,真正说起来,元宵节就可以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呢!

  有人说农历七月七日可算中国的情人节,这实在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不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是中国最著名的爱情传说。但是,中国民间早从唐代起就把这一天定为“乞巧节”,别称“女孩节”。因为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心灵手巧、工于纺织的好姑娘,在天上朝织早霞,暮织晚霓,云锦灿烂,天衣无缝。人间的姑娘们羡慕她的精湛技艺,趁她和牛郎相会的时机,在院子里月光下设置“穿针台”,摆上果品,向织女祈求灵巧。柳宗元为此写过《乞巧文》,杜牧的《七夕》更可作证。直到清代,“乞巧节”的风俗还盛行北京城。

  至于元宵节,起自西汉,盛于唐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元宵节旧称上元节,又称灯节,主要风俗是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晚上,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在“礼教”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年轻女子终年深锁闺门,不得单独与男子会面,唯独元宵节例外,这几天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观灯。于是,逐渐形成了少男少女们利用这个节日幽会意中人的“不成文”传统。人们耳熟能详的爱情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这两句话出自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而“元夕”就是元宵节啊!由此看来,元宵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不是恰如其分吗?

作者:邓苏 任松筠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7-2-24 18:05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元宵之夜的风情。
灯火繁盛,与星月争辉。



《十五夜观灯》
---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
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
动推向了高潮。



  “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
   咚咚咚,过十五。”


  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
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的心情跃然上纸。
.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
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
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
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
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
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
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
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
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
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
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
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
俗。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
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
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
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团子”。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
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实在
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
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
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
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
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
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
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
追子
”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
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
宵馅之一。
.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
.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
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
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最
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
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
被加以雕琢、修饰。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在当今中国仍然
相当盛行。现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
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
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
打腰鼓、扭秧歌、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
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
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元宵节。
  元宵之闹,除了花灯烟火、百戏社火的装饰、点染之外,最突出
的怕是人多。从元宵节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记载中可知,当
时元宵观灯游玩的人们已经是忘记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说闹,又不能不摆摆戏。大戏闹,小戏也闹。当台子上载歌载舞、
团花簇锦旋转起来的时候,不能不闹。
  闹又自有其价值在。中国人比较欣赏闹中取静的本领,所以对“
大隐在城中”要比“小隐在山林”多几分敬慕。其实春节之闹、元宵
之闹、社火之闹,也都有闹中取静的意义。
  同时,人们认为这样闹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种生活
的补充,是添加剂、染色剂,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祥和,才五彩
缤纷。甚至可以说,这闹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 qingji1031    时间: 2011-12-2 13:42

⊙﹏⊙b汗,原来如此,长知识了~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