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起源
元旦的起源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的来历,元旦的起源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古 今 元 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救《罗梁录》卷一《正月》条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援《三千钗铭》中谓之“元正”;晋代度阐《杨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运《元日退朝现军仗也营》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农历新年的起源
我 国 人 民 一 向 重 视 农 历 新 年 。 虽 然 中 华 民 国 自 公 元 一九 一 二 年 就 废 除 阴 历 , 改 用 阳 历 ; 但 是 , 沿 用 了 数 千 年的 阴 历 新 年 , 始 终 在 民 间 占 据 了 极 为 稳 固 的 地 位 。 阴 历过 年 的 盛 况 , 决 非 阳 历 新 年 所 能 取 代 。
许 慎 ( 三 ○ — 一 三 四 ) 的 《 说 文 解 字 》 说 : 「 年 , 谷 熟 也 。 从 禾 , 千 声 」 。 由 此 可 见 , 年 的 原 始 意 义 和 农 事 收 成 有 关 。 古 代 的 农 业 技 术 不 如 现 代 发 达 , 中 华 文 化 的 发 源 地 — 黄 河 流 域 — 气 候 条 件 又 只 能 达 到 一 岁 一 熟 。 所 以 在 辛 苦 的 耕 种 过 后 , 收 成 的 季 节 通 常 也 就 狂 欢 庆 祝 的 时 机 。 这 样 一 次 耕 耘 收 获 的 周 期 , 就 称 为 一 年 。 庆 祝 收 成 时 , 除 了 慰 劳 自 己 一 年 来 农 事 的 辛 苦 外 , 也 要 感 激 上 天 的 赐 与 , 并 祈 求 来 年 能 有 同 样 的 丰 收 。 腊 祭 就 是 这 些 兼 具 酬 答 及 祈 愿 性 质 的 岁 末 祭 祀 总 称 。 应 劭 ( 约 一 七 八 ) 的 的 《 风 俗 通 义 》 「 祀 典 」 说 : 「 腊 者 , 猎 者 , 言 田 猎 取 禽 兽 , 以 祭 祀 其 先 祖 也 。 或 日 : 腊 者 , 接 也 。 新 故 交 接 , 故 大 祭 以 报 功 也 」 。 至 於 腊 祭 的 对 象 , 据 《 礼 记 》 「 月 令 」 : 「 天 子 … … 腊 先 祖 、 五 祀 , 劳 农 以 休 息 也 」 。 五 祀 指 的 就 是 门 、 户 、 中 溜 、 行 等 神 只 。 而 《 礼 记 》 「 郊 特 牲 」 另 外 提 及 : 「 天 子 大 蜡 八 」 , 这 里 的 「 八 蜡 」 指 的 是 八 种 z 与 农 业 有 关 的 神 。 腊 祭 原 本 表 示 一 个 生 产 周 期 的 结 束 , 一 直 要 到 历 法 确 定 以 后 , 腊 的 种 种 祭 祀 才 逐 渐 被 分 散 并 融 入 现 在 阴 历 年 的 各 项 习 俗 中 。
过 年 时 值 新 旧 交 接 之 际 , 各 方 面 的 除 旧 布 新 措 施 就 成 了 这 个 节 期 的 主 要 任 务 。 过 往 一 年 如 有 任 何 疾 病 灾 祸 , 都 要 趁 这 个 时 机 举 行 一 个 象 徵 性 的 仪 式 加 以 驱 除 , 确 保 它 们 来 年 不 再 为 害 世 间 , 这 就 是 「 傩 」 的 由 来 。 《 论 语 》 「 乡 党 」 篇 记 载 孔 子 : 「 乡 人 傩 , 朝 服 而 立 阼 阶 」 。 孔 安 国 注 : 「 傩 , 驱 逐 疫 鬼 也 」 。 汉 朝 傩 仪 进 行 的 方 式 在 《 汉 书 》 「 礼 仪 志 」 中 有 详 尽 的 记 载 : 先 腊 一 日 , 大 傩 , 谓 之 逐 疫 。 其 仪 : 选 中 黄 门 子 弟 年 十 岁 以 上 , 十 二 以 下 , 百 二 十 人 为 侲 子 。 皆 赤 帻 皂 制 , 执 大 。 方 相 氏 黄 金 四 目 , 蒙 熊 皮 , 玄 衣 朱 裳 , 执 戈 扬 盾 。 十 二 兽 有 衣 衣 毛 角 。 中 黄 门 行 之 , 冗 从 仆 射 将 之 , 以 逐 恶 鬼 於 禁 。 . . . . . . 因 作 方 相 与 十 二 兽 。 嚾 呼 , 因 偏 前 后 省 三 过 、 持 炬 火 , 送 疫 出 端 门 ; 门 外 驺 骑 传 炬 出 宫 , 司 马 阙 门 门 外 五 营 骑 士 传 火 弃 雒 水 中 。 百 官 官 府 各 以 木 面 兽 能 为 傩 人 师 讫 , 设 桃 梗 , 郁 儡 、 苇 茭 毕 , 执 事 陛 者 罢 。 苇 戟 、 桃 仗 以 赐 公 、 卿 、 将 军 、 特 侯 、 诸 侯 。 腊 祭 及 大 傩 都 是 岁 末 重 要 的 祀 典 。 民 间 的 仪 式 或 许 比 不 上 宫 廷 的 盛 大 , 但 是 它 们 酬 神 、 驱 邪 、 祈 福 的 基 本 精 神 却 是 相 通 的 。 尽 可 以 从 现 存 的 许 多 过 年 的 习 俗 中 , 找 出 腊 与 傩 残 存 的 痕 迹 。
“春节”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简介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故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根据考证,元宵节的来源,有说与祭祀"泰一神"有关。泰一神亦称"太乙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馑和瘟疫。据说,汉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迹治愈,乃於元鼎5年(西元前122年)开始建太乙祠坛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了。
另一说是东汉明帝笃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遂相沿成俗。隋唐诸朝之後,上元之夜放灯的习俗亦已流传甚广,并演变成民间盛大的元宵佳节。张灯时间也从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时,放灯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发布节假日十天的规定,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元宵节期间,民间多吃元宵(汤圆)来应节,象徵家人团圆。此外还有挂花灯、猜灯谜、迎紫姑、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民间娱乐活动。流传至今,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如今,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大抵古代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而古时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会之日,如欧阳修亦有诗云:"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後"。因此,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节 |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荣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推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狞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元宵节的食俗
元宵节能否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2006-02-13
作者:邓苏 任松筠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元宵之夜的风情。 灯火繁盛,与星月争辉。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 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 动推向了高潮。 “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 咚咚咚,过十五。” 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 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的心情跃然上纸。 |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 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 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 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 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 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 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 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 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 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 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 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 俗。 |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 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 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 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团子”。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 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实在 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 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 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 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 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 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 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 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 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 宵馅之一。 |
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 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最 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 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 被加以雕琢、修饰。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在当今中国仍然 相当盛行。现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 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 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 打腰鼓、扭秧歌、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 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 “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元宵节。 元宵之闹,除了花灯烟火、百戏社火的装饰、点染之外,最突出 的怕是人多。从元宵节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记载中可知,当 时元宵观灯游玩的人们已经是忘记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说闹,又不能不摆摆戏。大戏闹,小戏也闹。当台子上载歌载舞、 团花簇锦旋转起来的时候,不能不闹。 闹又自有其价值在。中国人比较欣赏闹中取静的本领,所以对“ 大隐在城中”要比“小隐在山林”多几分敬慕。其实春节之闹、元宵 之闹、社火之闹,也都有闹中取静的意义。 同时,人们认为这样闹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种生活 的补充,是添加剂、染色剂,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祥和,才五彩 缤纷。甚至可以说,这闹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 |
欢迎光临 书香门第 (http://www.txtnovel.vip/)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