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09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金币
- 987916 枚
- 威望
- 1708 点
- 好评
- 1 点
- 爱心值
- 4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523 点
- 帖子
- 32843
- 精华
- 0
鲜花( 2708) 鸡蛋( 0) |
这份新鲜的《浙大人2017年度恋爱情况考察报告》,是由浙江大学2016级广告学专业的贝格蓉同学和她的团队耗时一月出炉的。在这次调查中,他们共收回了有效问卷619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41:59。
你想知道,在浙大,哪个学部的同学脱单率最高吗?你想知道,以学霸身份存在的浙大学子们,脱单的秘诀是什么吗?这是一份“浙大恋爱宝典”,也是一份另类的浙大报考指南。
在2017年
浙大73.6%的学生仍是单身
在接受调查的619位浙大学子中,26.4%的学生在2017年有恋人相伴,73.6%的学生仍是单身。
各学部中,人文学部的学生脱单率最高,达33%;而理学部的脱单率仅占所有脱单人数的2%。
单身的人不一定想脱单。调查显示,男生中,渴望开启一段恋情的人数占接受调查男生总人数的70%,女生则为63%。
对于单身的原因,浙大的学生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没有遇到对的人;以学业为重、不想谈;有了目标、尚在追求当中。
远隔重洋的恋爱能保鲜吗
浙大学生们选择“坚守”
为什么要做这份“校园恋爱报告”?贝格蓉说:“我看到其他学校做的校园调查很有意思,就想我们能不能也做一个和浙大学生有关的调查。团队开会讨论时,大家对恋爱主题感兴趣,于是就做了这个。”
定下主题后,11个团队成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另一组负责文案撰写。
这是贝格蓉第一次尝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策划选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她和同伴遇到不少问题。“第一次设计的问卷有些瑕疵,原本打算做成学科统计,但是浙大的学科实在太多了。后来又设计了填空题,但填空题的答案五花八门,需要人工把样本逐一分类,再重新筛选,这给我们的数据处理增加了工作量。”
有不少同学支持这项调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二学生梁圆圆说,当初接受问卷调查,是因为“这个话题很有趣,也非常好奇调查结果,想知道我们浙大的恋爱情况是什么样的”。而大二人文社科专业的津云(化名)觉得,“对大学生来说,恋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大家都会愿意参与这种调查。”
分析数据时,贝格蓉有些出乎意料,她原本以为社会科学学部的女生较多,在男生人数占优的浙大会拥有更高的脱单率,但没想到调查结果低于自己的预期。而很多人并不看好的“远隔重洋恋”(指因为求学工作等原因,恋爱一方去了国外),竟有高达5%的比例。按照贝格蓉的说法,问卷中填写脱单的人数是157人,那么恋人在万里之外的异国恋人数就相当于8人。
“之前我们都觉得异国恋不太能够长久。”贝格蓉坦言,“不过我也认识一些学长学姐,分居两国后很多年仍然在一起。”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夕夕(化名),因为男友出国工作,正经历着一段持续了3年的异国恋。她认为,调查中显示的异国恋比例,并不算高。“异国恋也算是一种异地恋,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底气,更要有相信自己能让对方一直喜欢的底气。”
浙大社会学教授:
报告大体可信,但不具代表性
问卷的被调查者之一,大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梁园园说,报道的结果基本符合她的预期认知。例如对于脱单的契机,她见过不少通过大学社团接触而成为恋人的例子。但她没想到,排名首位的契机竟然是“高中结识”。
“其实就是变相地了解脱单大法吧。”梁园园承认,“身边很多人都说想脱单,但还是单身,很好奇单身的原因。”
津云不愿意透露身份,但面对这份调查,他觉得大部分数据仍是具有可信度的,尤其是关于脱单率和择偶标准的部分比较符合实际。但他认为问卷的某些环节的选项设置有局限性,没有涵盖可选选项之外的情况,例如脱单的契机、恋爱的对象现在身处哪个地方等,选项设置不够全面。
浙大一位社会学教授认为,报告中的数据大体可信。例如浙大超过70%的单身率并不使他惊讶:“浙大毕竟不是用来谈恋爱的地方,还是一个学术机构。”
但他同时指出,倾向于考察“人品”和“三观”,淡薄“经济条件”的择偶标准可能是大学生特有的,因为校内恋人间关系比较密切,一般不会去过问或者在意家庭条件这些细节。但进入社会后,这种观念可能会发生改变。
这位教授一再强调,这份报告的样本量较小,600多人并不具有代表性。应该把这份报告作为调侃看,而非正规的调查报告。“一份正规的报告中不会出现像‘三观’这样的词,你指的是哪三观,这些东西没有定义做问卷的人没法做。”
贝格蓉也承认,问卷样本量的设置是随意的,问卷的发放也是靠人际之间转发。“没有找到数据收集的更好途径,所以也在考虑之后要不要继续做类似的调查。”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