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25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金币
- 139925 枚
- 威望
- 817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154 点
- 帖子
- 5751
- 精华
- 0
鲜花( 1788)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念梅戴画铺 于 2017-8-23 20:49 编辑
题外话:看到帖子备注里有“本帖往期话题可参与”字样,有些话题真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所以我这初来乍到的新手就来翻一翻旧话题——清明小长假怎么过?
思念,在清明时节远航
近几年,因为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成了法定假日,清明节在传统的祭奠之外,又成了人们踏青春游的小假期。而我,也终于不必再为清明扫墓再特意请假了。不过,我依然是珍而重之、异常隆重的履行着清明的传统习俗。说起清明节,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先人寄托哀思的祭奠时节。我所有的清明节都是在肃穆与压抑中度过的,回想那时候,很多老辈人的讲究我都已经没有印象了,唯一记忆深刻的是清明扫墓——上坟,给记忆里逐渐模糊的外婆、外公、老爹......长辈们上坟。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这一句词,最初是因为词句本身的意境,直到后来,直到我自己亲身经历了亲人的连番离世,即使再不能接受,再不肯理会,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也不能改变我再也见不到那些最亲密的面孔.....于是,辛弃疾的这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成了我“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无力叹息。而父亲,就是我到今天也不能面对的第一个逆鳞......中学的时候,父亲安葬在故里北镇,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我没有踏上过一次那里的土地。每年的祭奠扫墓,我都是去的外婆的公墓,仿佛,只要不见,父亲就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而今,外婆也离开了十九年了,从那开始,每一个清明时节,若不是赶上休息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都要请假出远门,上山扫墓。
我家在沈阳,外婆的公墓在辽阳市太子河畔的廖高山上。最初的时候,还有外公在世,我和母亲前一天晚上乘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到辽阳,外公会早早到前街来接我们,远远就望到那一抹佝偻的身影......那时候公墓和火葬场是在一起的,而且也没有直通的公交车。所以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们就得搭乘远郊东京陵的汽车,在半路下车,然后徒步半个多小时的山道路程上山扫墓。
后来,没两年,外公,还有几位老辈长辈陆陆续续的都去世了,也相继埋在了同一个公墓里。外婆去世的三年后,我们把外公和外婆合葬在一起,那时候的公墓规模还不大,阡陌纵横的几条墓道很容易找到,慢慢的十多年过去了,公墓里的住户越来越多,墓地建筑也越发扩大,渐渐的,每年找外婆外公坟墓就不大容易了,得亏墓园管理处后来进行了墓园街区规划,这才能够凭着路标街区地名找到坟墓了。
如今,外婆老宅已经拆迁重建成高楼林立的住宅区了,别说老宅的影子,就连原来的街道名称也都彻底改变了,老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当年很难通行的山道如今有了直通公墓的公交车,火葬场也搬迁走了,还给廖高山这一片森林纯净的自然和天高地远的墓地。
看这一幅公交车路线图,就是我每年的行程路线:
高铁运行之后,我到辽阳只需要二十七分钟的车程。从辽阳火车站站前乘公交车,好多线路都可以到外婆老宅——东小什。照例是提前一天到,然后第二天一早,乘三路公交车,在文圣交警车站上车,直到终点站外环东,就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公墓了。交通的便利为我们出行提供了方便条件。第三天的假期,也终于让我享受到了清明三天小长假的休闲时光,这一天,去太子河岸边寻觅一下从前的痕迹,去白塔之下找一找童年经过的记忆,去高丽门下探访一下老城区的旧貌......
我的清明小长假,原来也可以这样悠闲,能够将祭奠与踏春共同收录到我的生活中!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鲜花鸡蛋霸啵儿奔 在2015-6-8 16:37 送朵鲜花 并说:活动奖励
-
总评分: 威望 + 1
金币 + 64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