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0
- 在线时间
- 219 小时
- 好友
- 0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2
- 帖子
- 13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5
签到天数: 14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金币
- 80 枚
- 威望
- 0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13
- 精华
- 0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花开锦绣正逢君 于 2021-2-19 17:33 编辑
我在读自序的时候,就被张岱吸引了。我读到了雪水泡的茶一样的清冽质感。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究竟是怎样一种冷清又寂寞的情绪,才会让他写下这些话?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以至于把整本书一气读完。也因此有了一点小小的见解。
说起张岱,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是耳熟能详的《湖心亭看雪》,初中课堂上就是重点课文。他选词新奇,用极小反映了天地的极广阔,再加上一片素白的雪景,真的令人如临其境,对于他的清冷感同身受,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冰雪之气。而这种清冷之气,的确贯穿了整本陶庵梦忆。
我认为《陶庵梦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一是张岱过去的所见所闻,游历之记;二是他笔下的各色各样的人;三是他自己本人。这些里面,都藏着线索。
第一部分,我觉得《鲁王》一篇可窥一斑。《鲁王》写的是明亡之后,鲁王逃至绍兴,张岱以旧臣子的身份接驾。虽然这个王爷已经是有名无实,但是身为心系亡明的旧臣,能有这样的际遇还是倍感荣幸。这一点从张岱的招待之奢华就能看出来,“踏脚四扇,氍毹借之,高厅事尺,设御座,席七重,备山海之供。”张岱已经说了“无所考仪注”,但还是铺张奢侈至此,不难看出他对明朝的一片忠心。但后来发生的事却让他大失所望。社稷倾覆,生灵涂炭,清朝已经凌驾于明朝之上,鲁王却轰饮如旧,歌舞升平,完全没有雄心壮志,只是偏安一隅享受他人的拥戴和服侍。“呕秽御座旁”“醉捉笔不起”“爷今日大喜!爷今日喜极!”这些语句都明里暗里讽刺了鲁王和他身边的人。臣醉态不堪,毫无防备,君荒淫无度,胸无大志。本篇的最后一句“脱略至此,真属异数。”不仅是在惊叹礼数的消失,也在悲叹国君现状。
而《南镇祈梦》可以说是作者为数不多写到自己的文段了。讲的是作者借祈深赐梦求福,表明志向的一篇骈文。从这篇文章可以清楚地看到,张岱幼年的志向绝对不像后来么样平静,他也是有过展望宏图,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的,“功名志急,欲骚首而问天;祈祷心坚,故举头而抢地”就是很好的证明。作为世家子弟,尽管处在略有迷茫的青春时期(因此求神问佛以求心安),但依旧渴望入世,为明朝尽自己的一份力。
文中多次提到张岱的朋友,顾眉董白,李十杨能,都是有烈性的风流名士,我觉得那是作者在做贵公子的时候难能可贵的友谊,我并不觉得这是风月场上的应酬,不然作者也不会记得那样清楚。这个时候国破家亡,从前的声色犬马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过去的有人更是离散难逢,我觉得这一点比单单的景致更让人难过。
简单来说,作者是有一段青年时期的,是时他意气风发,一心报国。但是明朝却短命早夭,这是作者的打击之一。后来尽管有反清复明之意,君臣都扶不起,终是有心无力。作为前朝的世家大族子弟,他只能在明朝与故国的夹缝间艰难求生,对故国的忠诚使他无法寄托于新朝,对故国的理想使他无法寄托于残余的明朝实力,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他只能孑然一身回顾过去的繁华,清冷和寂静就从这些心境而来。
|
-
总评分: 金币 + 43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