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32
- 在线时间
- 773 小时
- 好友
- 0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7
- 帖子
- 2320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70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金币
- 1330 枚
- 威望
- 1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2320
- 精华
- 0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上官寒若 于 2012-11-27 14:15 编辑
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正是近代中国女装辉煌灿烂的时期,也就在此时,一种温婉、典雅、雍容的服装——旗袍奠定了它在中国女装历史舞台上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1929年颁布的服制条例中将旗袍规定为女子礼服。
在很多年幼的女孩子心目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穿着母亲美丽的旗袍,配上S头、玻璃丝袜和高跟鞋了。
也许在那个年代,人们投注于旗袍的目光包含了太多服饰以外的情感。
30年代的上海,社会风气空前的活跃,追求新生活成了人们大胆的宣言。于是,被传统礼教禁锢已久的女性们也在服饰上大胆地寻找突破口。
而旗袍那简洁流畅,委婉含蓄的曲线对女性的身体作了一种温和的释放,它使得中国女性的腿第一次得沐天日。
时掩时映,若即若离,就仿佛是一次次不期而至的相逢。,在摆叉的摇曳中获得完美的表露。这种露,因为有了暧昧模糊的遮而更具魅力。
从女学生的朴素,书卷气、电影明星的新潮妩媚到贵妇名媛的雍容典雅,都是旗袍善于表现的风格。
打开当时中国的任何一部电影,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女性都穿上了这种中国的衣服。无关身份也无关身材,这是上海女性的统一服饰。
一时间,旗袍的覆盖面之广,延续的时间之长,可谓是空前绝后。女子不分老幼,举国上下都以一袭旗袍为时尚。
服饰的流行一向都是由新潮时髦的女性自导自演的,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社会名媛的乐园。它们生活奢华,追赶时髦,欧美服饰的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会来到上海。收腰和女性化的流行趋势注定了紧身而高叉的海派旗袍的流行。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装的兼收并蓄。
据奶奶们回忆说,当时最流行的旗袍是把传统的镶盘钮、直脚钮换成拉链,而领子也做了工艺结构上的改进,做成了可以拆卸的领衬。在面料上也广泛采用镂空料,花边,珠片等做装饰。可以说,当时其他时髦服装能用到的配件,海派旗袍几乎都做了尝试。
也许就连时钟都追赶不上旗袍样式的脚步,忽而扫地旗袍复盖脚面,忽而开衩至臀婀娜多姿,旗袍就这样贪得无厌的吸收着任何东西方元素,展现着中国女性所特有的美。
服装总是文化的表象,总是那么真实地记录着历史,所以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探寻到那些曾经的流行风气。就像这样的打扮,这样的风情从远处走来的正是正是一个时代的美丽缩影。
因此,和朱阿姨一样,许多上海的老人们对于那个年代的旗袍都是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的,也许在她们的心目中,旗袍始终纠缠着一种特殊的情愫。
在今天这个时装日趋国际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然而旗袍的精致和从容却依然打动着我们的心扉。
我们喜欢着旗袍是因为喜欢着那亭亭玉立的中式领,喜欢那或长至小腕,或短在齐肩的袖,喜欢那随风轻扬的摆叉。
下颌在领的支撑中微微扬起,小腿在摆叉的摇曳里隐隐闪过,一扬手,便是拂起如兰的幽香,一探指,便是荷藕般清纯的妩媚。这种梦依情似的亲切感和怀旧情怀又岂是哪种服装所能代替的呢。 本帖最后由 熊大 于 2011-5-19 17:40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