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19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金币
- 6060 枚
- 威望
- 41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9623
- 精华
- 0
鲜花( 1) 鸡蛋( 0) |
近日,央视记者揭露了水果市场假冒进口水果的真相。商家通过包装印外文,将国产葡萄等水果冒充为进口水果,售价高昂。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进口水果包装缺少必要信息,且海关总署发布的名录中并未列入。业内人士透露,这是普遍现象,很多城市都有,只需在包装上突出外国文字,即可将国产水果伪装成进口水果。(据10月20日央视新闻报道)
在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进口”“出口”只是正常的商品交易,进口水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产物。没必要格外追捧进口水果,也没必要刻意贬低本土水果,在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理应消除迷思,理性对待。
当然,因为有关税和质量检测,再加上运输成本,量小的进口水果在售价上往往会高一些。这也导致部分逐利的商家不惜通过造假的方式,以“进口”之名来包装水果达到“价高”的目的。
货不对板,就是欺诈。消费者支付了进口水果的价格,拿到的却是国产水果,比如购买的是日本进口阳光玫瑰葡萄、晴王葡萄,真正吃到嘴里的却是国内本土的产品,这显然是商家知假卖假,存在欺诈。更有甚者,一些商家在水果市场赤裸裸地现场换标签“制作”进口水果,暴露出这一行当个别人的恣意与贪婪。
假进口、真欺诈的“进口水果”该消停了。监管部门应及时关注这一乱象,并将此项内容纳入监管范围,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以强力手段认真甄别、严肃查处,进口的就是进口的,国产的就是国产的,不能因此破坏了水果消费市场的信誉。其实,哪些水果属于进口,海关总署已发布准入名录,只要溯源检查即可核验。而在监督检查之外,也可广泛传播进口水果相关名录,等消费者们熟知后,也可杜绝一些冒名顶替产品。
同时,监管也要延伸链条,从线下的水果市场到线上的电商店铺,从具体的水果种类到各种外文标签,都应全覆盖纳入监管。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外,公安部门也应介入,依法严惩造假行为。
当然,消费者在擦亮眼睛辨别真假的同时,不妨破除对进口水果的迷思,理性消费。(龙之朱)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