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780
- 在线时间
- 900 小时
- 好友
- 2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332
- 帖子
- 466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95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12654 枚
- 威望
- 63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5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52 点
- 帖子
- 466
- 精华
- 0
鲜花( 5) 鸡蛋( 0) |
作者:陈少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78919
内容简介
受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长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对象,而忽视对经验领域具体的人、事、物的思考,这与中国古代典籍对人物与故事的重视背道而驰。为此,陈少明倡导将“做中国哲学”当作一门与经验领域息息相关的“手艺”,以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辅之以“溯源”和“拼贴”的手法,从而跳出“从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为中介探索进入和诠释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陈少明近十几年对“物”及其意义结构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与物、道与器、经典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关系,涉及对孔子“在陈绝粮”、王阳明“南镇观花”、“特修斯之船”等历史典故和哲学公案的全新讨论,以及对商周青铜器、王羲之《兰亭序》书帖等具体的“物”之精神内涵的发掘与阐释,体现了建构与西方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学”的宝贵尝试。
作者简介
陈少明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系、博雅学院双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兼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齐物论>及其影响》《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等著作十余种。
在线试读
自序 哲学的手艺
文丨陈少明
“问物”这个书名,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作者把对学问的兴趣转移到更专门、更狭隘的题材上了。其实,只有把“物”作为概念来理解,才会以为它比儒学或者庄学视 野更小,或意义更单纯。如果把它同其所指称的对象联系起来,你就会觉得天高地阔,悠远无疆,几乎就是一整个世界。事实上,虽然本书篇幅仅有十章,但从第一篇动手(2004年)至最后一篇收笔(2023年),也经历了二十年。岁月的流淌,意味着问题的复杂及思路的迁延。因此,借这个自序,把本书问题意识的形成及相关的思想努力,对读者做一个补充交代。同时,也可以直抒胸臆,说一些比论题范围更宽的感想。
1. 问题
以物为题,首先是因为广阔的背景,那就是唯物主义的影响,它是我们这一代思考哲学的出发点。平心而论,即使没有意识形态的加持,唯物主义也有强大的说服力。这是因 为,在社会文化转型的情势下,科学差不多已成为人们生活信念的主要成分,怀疑或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不可理喻的。其次,在一个向现代化急速推进的年代,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设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天经地义的。两者均符合唯物论的要义。然而,在承认物理常识的前提下,精神生活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或者它在物质世界到底扮演什么 角色,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依然没有给出能让人满意的解答。其次,与文化或精神生活相关的哲学问题是,价值与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区别。知识有它的客观标准,不能主观 认定。但价值不然,一方面,它不是个人的,所以才有价值原则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是个人能体认的,所以才与精神生活相关。价值无原则是虚妄的,而无体认则是虚伪 的。我的直觉是,宋明儒学中的理学与心学,各自是上述不同特征的体现。如何论述意义结构的两个特征,无形中成为我的哲学心结。然而,传统儒学的论述方式,不能打通我的 思路。20世纪90年代,我曾申请过一个资助课题,题目就叫“意义结构的重建”。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如何入手处理它,最后用思想史论述取代并交卷。第三,一个偶然的读书机会,触动了我的神经。在一本关于萨特的传记中,我读到波伏娃的一段回忆:
雷蒙·阿隆当时正在柏林的法兰西学院学胡塞尔哲学,同时也在准备一篇历史论文。我们在蒙特巴拿斯街的拜克德盖兹咖啡馆度过了一个夜晚。我们要了那里的风味,橘黄色的鸡尾酒。阿隆指着自己的杯子说道:“看,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一位现象学家,就可以谈谈这杯鸡尾酒,并从中搞出哲学来。”萨特激动得脸色发白。这正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如实描述他所见到、摸到的东西,并且从中提炼出哲学。
同样,阿隆的说法也使我感到惊奇。受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影响,哲学的特征就是抽象。而声称可以直接从可接触的物品中解读出哲学,对我来说有一种颠覆性的感觉。同时,它也勾起了我尝试做哲学的隐蔽愿望。萨特从中得到了什么灵感,我并不关心。我感兴趣的,是自己能否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直观出哲学,并把它叙述出来,有效传达给他人。
上述三点虽然看起来并无关联,但可能是形成我的问题意识的几个要素。第一点是背景或前提,虽然我企图扩展或深化对“物”的精神面貌的理解,但它不是过渡的桥梁,而是寻找目标的定位图。而“心-理”结构关系,则是我最初形成的关于意义的哲学议题。虽然有价值的论题不等于有成效的理论,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它有些束手无策,但它是我的哲学情结,成为我在处理关于物的观点时的抽象目标。至于阿隆和萨特之间那个哲学故事对我的意义,是很久以后才意识到的。那就是引导我去学习做哲学的手艺。这是事后的回顾,对原因的叙述难免带有选择的倾向,但它是我自己可以意识到的事实。一个哲学观念要达成一种哲学论说,需要一定的论述程序并由之形成一种思想结构。这种论述途径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致力于概念的转换,一个是着眼于经验的雕琢。我的理解是,虽然两者不一定互斥,但前者是流,后者则是源。后者,也就是如何谈论“鸡尾酒”的工夫,对我更有吸引力,成为我一直以来寻找和尝试的方向。下文将分描述、溯源与拼贴三个方面,叙述学做工夫的心得。
描述
首先谈描述。描述是一种论述方式,通常使用由具体名词和动词组成的句子,叙述事物的面貌或状况,让接受者对内容有直观的感受。或者说,它会唤起读者(或听众)对内容的画面感或情景想象。它通常避免或减少对需要定义的概念的运用。这样界定,不像在下定义,而更像是一种描述,对描述的描述。经验必须通过描述,才能有效思考和传递。运用描述做哲学的典范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开篇,他引用奥古斯丁《忏悔录》中有关学习语言的一段描述,并由此开启关于语言意义的新探讨。为了说明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他通过对做游戏(下棋)的经验描述,来呈现两种规则的同构性,说明词的作用类似于棋子,其功能由相关规则确定,从而导出“语言游戏”的观点。在语言游戏理论中,维特根斯坦还以“游戏”一词为例,说明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可通过对其本质的界定来传递,这种非本质意义的词语所对应的现象,特征就如“家族类似”:“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性’更好的表达式来刻画这种相似关系;因为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形、相貌、 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也以同样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所以我要说:‘游戏’形成一个家族。”这个著名的“家族类似”概念就是描述出来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做哲学有一句名言:“不要想,而要看。”“想”就是在概念关系中打转,“看”则是把观点诉诸可描述的现象。
同样,现象学也需要描述。其正确性真理与显示性(或揭示性)真理的区分,便是以“明见性”(或明证性)的确立做出的。而明见性的获得,在语言表达中依托于原则上无争议的描述。没有描述,我们就没法确定“所予”的内容是什么。因此,现象学一方面强调显现的意义,一方面大量运用描述来论述其理论。其中最著名的也许就是胡塞尔对内在时间意识经验的描述,那个关于原印象、滞留和前摄三要素构成的理解图式。由此可见,描述的地位是先于某种哲学立场的。原创性的哲学论述,往往建立在对经验成功描述的基础上。当然,描述不是哲学的专利,文学、史学都需要描述。哲学描述不是具体经验的复述(历史),也非虚构的故事(文学),而是可以把经验类型化的刻画(包括常识或思想实验),它需要对经验结构进行某种提取或保留。我对描述的自觉,是从多年前对羞耻现象的探讨开始的:
这是极普通或很容易想象的经验:当一个人做了不体面或不名誉的事,而终于被周遭的人知道之后,即使背着日常面对的人,你也会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假如走过熟悉的环境时,你会实际上或想象中感受到背后各种会剌人的眼光,被指指点点,即所谓被戳脊梁骨的情形,会脸发烧,感到无地自容。而在不得不面对这些人时,思绪不能集中,脸色不自然,不敢与之对视,眼光会在交锋中落败。因此,最好是暂时一 个人躲起来,采取“鸵鸟政策”不见人,等事情的影响过去,人们对它的淡忘。以及做出极端的反应,永远与周围的人隔绝(包括自杀),或者把自己的困境归罪于他人而对之进行报复。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