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562
- 在线时间
- 1551 小时
- 好友
- 4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57
- 帖子
- 644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160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36304 枚
- 威望
- 129 点
- 好评
- 45 点
- 爱心值
- 4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0 点
- 帖子
- 644
- 精华
- 0
 鲜花( 16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一鹭 于 2025-3-25 09:01 编辑
【文案】
面对孤独,人们对其中的种种难题常感困惑。一方面做不到绕开或无视这些困惑,假装无惑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安于就此这么困惑下去,自我的内心久受其扰。
《好的孤独》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共八个章节。在这本书中,陈果把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当作自己人生的功课,畅谈孤独、人生、哲学、生活、自我,用哲学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帮助读者了解孤独,更好地拥抱孤独,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此更读懂生活,也更热爱生活。
【食用指南】
【站内欣赏】暂无
【在线试读】
【书籍类型】生活哲学类散文 哲学通俗读物
【推荐指数】★★★☆
【原创简介】
不知道怎么写,分享一句忘记在哪看到的摘抄~
【如果你抑郁,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说明你活在未来;如果你平静,才说明你活在当下】
【原创书评】
怎么写这篇书评,是让我头秃了好几天的难题,没写过这种散文类的书评,但我还是试试,不足之处还请担待,可能源于我个人问题,抑或是散文类的书籍都不适合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和其它散文类的书,都是断断续续才看完的,我想可能是需要一些时间“消化”内容,很多文字看完的当下是无感的,直到未来的某些特点情景又心生感触。
认识陈果老师是她的课程意外在网上传播的时候,从那句“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责任之担当,视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开始,我就经常蹭她的“网课”,我不是她的学生,但她是我的老师,看到她的书再版了,于是兴冲冲买回来看,但阅读过程中我数次拿起又放下,本书的内容风格偏向哲学在生活的应用与思考,涉及孤独、自由、自信、成熟等等人生课题的探讨,有很多陈果老师本人的生活体验融合哲学的分享,特点是通俗易懂,缺点是少了些阅读的趣味性(就个人体验而言),类似的风格或许更适合播客,语言可能会更有感染力,有些话题切入了我过去经历中的“痛点”,但也有些让我毫无感触,最终在附录的“把我说给你听”中找到了点推荐思路,关于主题内容的“孤独”,浅作一些个人思考的分享。
Q:我为什么害怕独处?
A:我怕与集体格格不入,怕自己“不合群”“扫兴”而被孤立,但迎合他人的时候,又会觉得“他人的热闹是吵闹的”,他人的感受和“我”的感受时常不能兼顾,长期不顾及自我感受,结果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自学校毕业,丢失了考试和毕业的努力方向,日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让我迷茫更甚,最初尝试独处焦虑几乎是密集性的爆发,于是我迫使独处的我不能“闲”下来,用各种项目填补这些时间,但还是有大把的情绪负债让我感到“愧疚”,把各种方式折腾了个遍,终于找到一些能让自己“平静”而不感到“愧疚”的办法,比如阅读,比如观察到自己一些微小但良好的改进,具体办法因人而异,任何“方法论”都必须亲自尝试了才知道有没有用,总之,形容一下这段经历,就是突然把“我”扔进一堆理不清的毛线团里,根本无处下手的时候,先是焦虑不已,进而选择性摆烂继续浑浑噩噩,最后线团不理越攒越多,只能想办法让自己静下来理上一理,于是一点点的,好似也理出了一些头绪,虽然离理清尚差得远,但至少不会让凌乱囤积更多了,偶尔心急得时候,就温和地提醒自己慢慢来,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此总归暂时把自己“哄好”了。
大概如此,希望阅读愉快
|
鲜花鸡蛋胡米 在2025-3-21 20:0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
总评分: 威望 + 1
金币 + 18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