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00
- 在线时间
- 463 小时
- 好友
- 0
- 分享
- 0
- 日志
- 0
- 主题
- 4
- 帖子
- 102
- 精华
- 0
- 阅读权限
- 70
![Rank: 8](comiis_bato/star_level3.gif) ![Rank: 8](comiis_bato/star_level3.gif)
签到天数: 6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2900 枚
- 威望
- 0 点
- 好评
- 0 点
- 爱心值
- 0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15 点
- 帖子
- 102
- 精华
- 0
![](source/plugin/floweregg/images/flower.gif) 鲜花( 5) ![](source/plugin/floweregg/images/egg.gif) 鸡蛋( 0) |
多人都觉得一时的暴饮暴食是没关系的,只要在之后节食少吃就能够瘦下来,但是现在专家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康乃尔大学营养科学系教授列汶斯基(D.A. Levitsky)的研究则发现过度进食之后,食欲并不会等比例地减少。虽然体重大增之后会自然地稍微下降,但最后仍然稍高于先前体重。所以,放纵大吃的人,则有瘦不回来的风险。
学界很早就知道胖瘦受到基因很大的影响,这在双胞胎的研究中可以很容易得到证实,而子女的平均体重就是父母体重的平均值。也就是说,肥胖受基因控制。其实,还有另一个因素。
胖瘦的控制除了有基因体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后天体质在控制。过度饮食一段时间之后,体重似乎很难完全恢复原貌。相关研究发现,成人即使体内已经有足够热量,却不会出现食欲减少这种应有的代偿本能。所以日积月累的过度饮食,或许就是导致肥胖后天体质的元凶。一旦确立了后天肥胖体质,再想靠任何方法减肥,都将极为困难。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后天体质的建立似乎在婴儿期就开始了,难怪老来减肥老是没什么用。
科学界逐渐揭开肥胖海啸的神秘面纱,面纱下的真相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1、肥胖与基因密切相关,有的基因与一般性肥胖有关,有的则只影响俗称啤酒肚的中广身材。太胖或太瘦固然皆有不宜,但减肥政策的实施,不应无视个人的体质差异。
现在国际上大多以BMI≧ 30做为肥胖的定义。笔者则认为,每个人的理想BMI值应该各自不同。或许有一天我们对所有相关基因都研究透澈后,才能为每一个人订出不同的BMI标准。
2、暴饮暴食后,少吃一点不见得可以马上瘦回来。肥胖的后天体质,可能是经年累月多次过饱所累积出来的结果。
3、过饱效应的累积始于婴儿期,所以不应要求婴儿快速变胖。喂哺母乳让婴儿体重缓慢增加,可有效预防肥胖。
4、预防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开始,此时是避免肥胖后天体质的关键期。国内政策总以成人减肥为重点,可能事倍功半。
5、批评、讥笑肥胖或中广身材的人运动太少或吃太多,是一种见识短浅的歧视。瘦者可能只是基因作用,也可能是幼年家贫阻止了肥胖后天体质的出现,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习惯较佳,也不代表他们比较常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