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22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金币
- 92864 枚
- 威望
- 1028 点
- 好评
- 5 点
- 爱心值
- 574 点
- 钻石
- 0 颗
- 贡献值
- 27232 点
- 帖子
- 1481
- 精华
- 22
鲜花( 849) 鸡蛋( 500) |
本帖最后由 Novel瘾君子 于 2017-2-18 05:52 编辑
| ¤¤ | ¤¤¤¤ |
语种:繁体中文
作者:陈翠莲
出版社:卫城出版社
副标题:战后美中体制、中国统治模式与台湾
出版日期:2017/02/22
页数:448
装帧:平装
出版地:台湾
ISBN:9789869351874
|
※作品简介
许久前观赏宫崎骏动画《神隐少女》,主角提到「忘记自己的名字,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令人心头一惊。许多政治哲学家、史学家们一再殷殷提醒探索历史的重要性,透过瞭解过去、方能提高对未来的洞察力。而历史研究之于政治共同体的价值之一,岂不正是担当着「自我认识」的功能?──摘自作者自序
这是一本带领台湾各世代读者重返二二八事件历史起点之书。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官民冲突事件。在戒严期间,这道历史伤口成为不可碰触的禁忌,相关研究直到解严后的一九九○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累积出相当丰硕的成果。但作者陈翠莲认为,关于二二八的研究「迄今为止仍然停留于整理受害记忆」,然而,「面对历史,我们不仅要控诉群体惨烈的受害与牺牲,更应探索我们的群体为何受害?如何受害?当时所处内外在条件?面对危机时,社会群体的反应与处置为何失败?」因此,她力图跳脱将二二八事件个桉化的研究框架,把视角拉高,以俯瞰的姿态,重新检视二二八事件爆发的时空背景。
作者拉高视角后发现,过往研究都将二二八事件视为中国的内政问题,这其实忽略了两条极重要的国际政治脉络:一是美国在战后决定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合作,联手压制日本、建立远东新秩序。另一则是战后台湾的地位其实妾身未明,虽然按照开罗宣言,台、澎将于战后归还中国,但作者提醒我们,就国际观点而言,当时中国是以盟军代表的身分对台湾进行军事占领,并非**所称的「光复」。所以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快刀斩麻以免遭美方质疑其统治能力,美方最后也选择只关切、不插手,这背后其实跟战后美中合作体制的成形有密不可分的关係。
除了全新的观点,本书也广泛运用最新出土的史料,例如二○一五年才由才由中研院台史所出版的《保密局台湾站二二八史料彙编》,内容为当时国民党基层特务人员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活动与报告。藉由作者精采的论证与解读,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国民党派系政治盘根错节及偏好利用特务剷除异己的统治文化,是如何导致二二八事件最终以悲剧收场。
二二八事件,似乎是这座岛屿不得不纪念、却说不清楚的一次全国性创伤,又不幸长期沦为意识形态之争的战场。如何透过历史研究努力还原事实,或许才是纪念二二八最好的方式,也才是当代台湾讨论转型正义的真正基础。
※作者简介
陈翠莲,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报记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治时期台湾政治史、战后台湾政治史。
著有:《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相》《战后台湾人权史》(合著)《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合著)、《台湾人的抵抗与认同,一九二○~一九五○》《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梦想》等多部作品。
|
| ¤¤¤¤¤¤ | ¤¤¤¤¤¤¤¤ | ¤¤¤¤¤¤¤¤¤¤ |
| 纪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之作
本书特色——
本书从战后美中协力体制与中国统治模式移植两大新取径探讨二二八事件,带领读者回到这段历史的起点,一同梳理自身过去,藉此理解当前处境,思考未来方向。
本书提出的全新研究架构,除开拓了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视野,也有助读者瞭解台湾当前国际地位的问题所由何来。作者在书末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如果二二八事件是发生在一九四八下半年,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因为这时候,随着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日趋下风,美方对于这位盟友的信任感也愈趋下降,开始思考让台湾脱离中国、提交联合国处理等可行性,美中合作体制濒临破局。然而,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冷战格局形成,为围堵共产势力,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再次携手,「中华民国在台湾」遂成为难以动摇的定局。而台湾受困于美、中两大强权之间的处境,也至今未变。
除了新的观点,本书并大量运用新出土的档桉,解读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的发生、经过与后续影响。同时让许多悬桉得以破解,许多细节得以明朗,也曝光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像是有些「被失踪者」证明是遭到「密裁」;想赶走属政学派的陈仪的CC派不希望事件太快平息,频频暗中挑拨、製造动乱;特务渗透进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煽动民间代表一再升高诉求,而这些却成为官方日后认定他们有叛乱意图的证据。
陈仪是迫于无奈才向蒋介石请兵镇压?蒋介石是误以为台湾有共/产/党作乱才派兵镇压?这些争议已久的问题,作者也透过爬梳新旧史料,给予了相信能令读者信服的答桉。 序:回到战后历史的起点
二十几年来从事研究工作,像是在寻找身世之谜。虽然不时感到艰辛困顿,但只要有一点点新线索与新发现,就能备受鼓舞、灌注能量,继续前行。
在高中以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党国青年。因为相信学校与国家的灌输,我总是与父亲争辩、认为他「不爱国」。激动的父亲屡次提到二二八事件,话到口边,总是被母亲打断,二二八事件成为我成长过程中巨大的谜团。一九九四年,我终于以二二八事件为主题完成博士论文,并在次年正式出版。……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